加载中…
个人资料
溪边薰衣草
溪边薰衣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4,054
  • 关注人气:3,9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70.“奖”得到了不求索的,不愿与书本观点唱对台戏

(2021-06-19 13:31:19)
标签:

情感

文学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70.“奖”得到了不求索的,不愿与书本观点唱对台戏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

当年日记本扉页的一句话:从今天开始的生活,会怎样?

我的青春谁做主?大学时代的原始记录,四年大学记了60余万字,除了个别错别字,一字未改,堪称原汁原味。

         70.“得到了不求索的,不愿与书本观点唱对台戏

19821025日(星期一)

一大早回到学校,进课室,发现我的桌面上有两条新枕巾,我莫名其妙。枕巾下压着一张纸,一看才知是奖状,奖状上写着我的大名,上学年被评为工作积极分子,更加奇怪了。记得开学时,我们评选了三好学生和积极分子,我糊里糊涂就当选了,那时我并不知道自己被评为哪类积极分子。如今一看这奖状,我反而不好意思了,在班里我无一官半职,也没做什么具体工作,怎么会成为工作积极分子呢?也许我这人没一点地方出色,既然同学们选了我,班干部或校领导就随便安个头衔给我吧。不管怎么说,我很难接受这张奖状和奖品,我怕更多的同学看见,马上把奖状折成四折放进书包,枕巾也胡乱塞了进去,心中很不坦然。我不愿意接受别人施舍的东西。可是转念一想,班里同样有一位不是班干、也没做什么工作的工作积极分子,既然她接受了,我为什么不能接受?再说生米已煮成熟饭,怎么摆脱呢?如果我把奖状退回去,那么同学们又会说什么风言风语呢?想到这里,我心里踏实多了。既然评上了,就要吧,今后加倍努力就是了。

 

回到家,等家人都上班上学后,我才悄悄把枕巾放入衣柜里,锁了起来,没有任何人知道。我明白如果让他们知道,又会到处给我张扬出去,我这个人呢,现在非常讨厌听表扬的话,听得多了,对自己并无好处。我把荣誉、地位看得如浮云一般,比鸡毛还轻,我已是一个有一定生活经验的青年了,知道自己该怎样做。

 

我求索我得不到的,但是我得到了我不求索的,矛盾吗?看起来矛盾,实则不矛盾。在你求索你得不到的东西时,你同样可以得到你并不需要的、没有把它放在心上的东西。这也许是矛盾在一定的情况下达到了统一,矛盾的辩证关系的表现形式吧。

 

赖同学把我要的《红旗谱》送来了,还一再说来迟了,因为我让他最好上星期帮我借到。今天他告诉我,报社的图书馆没有这本书,他是跑到亲戚家去借的。我真的很过意不去,诚恳的谢谢了他,请他坐一会,他说饭还放在炉子上,必须马上回去。我也就没有挽留他了,他骑上自行车匆匆走了。

 

如果每个同学都像他那样,答应你的事就一定办到,而且不怕麻烦,那就好了。

19821026日(星期二)

每到夜晚10点半,就是我开始记日记的时间了。今天该写什么呢?

 

一个星期以来,我每天都在啃一本厚厚的书,苏联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卢那察尔斯基的《论文学》,并看得津津有味。

 

作者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客观评价了世界著名的作家,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契科夫、歌德、海涅、左拉、普希金等等,分析这些作家及他们的作品,有独到的见解。我在读这本书时,常常在心里说:“这话说的对极了”、“好极了”,并且摘录了比较好的观点,无非为今后写分析文章提供些资料。总之,看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但是,从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作者有时候说话过于偏激,在现在看来,有些话放在我国的国情上来说就是有点左倾倾向,这也许是时代、社会、作者个人思想的局限。比如作者在评价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时,前面都分析的很到位,到了最后一段,作者写道:

“不过,我们应该在这里竭力强调一点:一方面,我们应该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中吸取教益,另一方面,我们却不可以向陀思妥耶夫斯基学习。不可以同情他的处境,不可以模仿他的风格,谁要是这样做,即是说,谁要向陀思妥耶夫斯基学习,他就不能成为建设事业的助手,他就是落后的、腐朽的社会阶层的表现者。”

 

不知道别人看了这段话是怎么想的,反正我觉得很不是滋味,这段话言重了。很难想象,向

陀思妥耶夫斯基学习的人,“就不能成为建设事业的助手”,就是什么“落后的、腐朽的社会基层的表现者”。也许我没有很好地理解原文,也许和我的知识面和个人阅历有关?这让我想到另外一件事。斯大林说过: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后来发展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说法我都不同意。要知道,虽然作家写出的作品对改造人类灵魂有作用,但是,改造一个人的灵魂,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政治、哲学、道德,还有现在最时髦的说法就是建设精神文明,并不是作家一部作品就能做到的。卢那察尔斯基的话,那是贬低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过分强调了作家对一个人的影响,而斯大林的话,又过分拔高了作家的作用,两者都有片面之处。

 

再说到我国当前的文艺状况。有许多人也把道德风气的好坏归根到文艺作品的影响上去。前文已说过,我并不否认作品对社会、对人的影响,我要说明的是,对任何东西都不能过分拔高它的作用或有意降低它的影响,这样必然适得其反,于是乎,就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中宣部禁止发行刊有《春天的童话》的《花城》杂志就是明显的例子。

 

卢那察尔斯基在1918年说过:“无论我们做过的事情中有许多渣滓和错误,我们总能以我们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而自豪,并且无所畏惧地把自己交给后代去评判,对于他们的裁决没有丝毫的怀疑。”这段话说的还不错,让我们的后代去评价我们如今做过的事吧,正像我们现在评价我们的前辈们所做过的事一样。在任何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是非常重要的。对任何问题、看待任何事情都必须持客观的态度,不能凭自己的爱好来处理问题,一味地吹捧或一棍子打死都是不可取的态度。

 

19821027日(星期三)

为了分析《红旗谱》,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又要重看这本书了。边看边把自己需要的内容用小纸条夹住。幸亏这部小说的情节很吸引人,于是我很快把它翻完了一遍。如果这书像《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那样无趣,那么我相信自己很难把《红旗谱》这本厚厚的书啃完的。

 

看完此书,我对自己要分析的人物形象朱老忠有了较深刻的了解。我把《当代文学史初稿》里的有关内容看了一遍,又把《当代文学概论》和《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讲》的有关内容也看了一遍,惊奇地发现,这三本书对朱老忠这个人物的看法是一致的,没有半点不同的地方,看来这个人物形象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承认,人们公认他是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个艺术典型,对他的评价非常高。我对这些观点也是赞同的,本来嘛,得到公认的文学形象那就是无可非议的,何必要硬着头皮去钻牛角尖,否认别人的结论,自己去独创,和别人唱对台戏呢?那样做是很不值得的。

 

老师一布置我们做作业时,就要求我们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可我一次也没做到。其实,对这个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假使我的观点和书本上的观点一致,就等于我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而老师的这项要求,纯粹是让我们和书本唱对台戏,对台戏是要唱的,但也必须分场合。有些老师嘴里说赞同大家有不同的意见,但如果你的意见和他的不同,写成文章交上去后,老师就会在分数上卡你。理由是道理讲得不够清楚,理由还不够充分,这一切实际是在表明:谁敢不同意我的意见我就给个低分。这样做未免太主观了。

 

再则,要求同学们亮出自己的观点,那么老师首先应该有勇气说出自己的观点。有些老师是这样的,上课时他从来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照本宣科,怕担风险,自己都做不到,还怎么要求学生做到?虽然我们同学之中也有少数有为之士,很直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但结果并不好。这些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如果碰上一位比较随和的老师,意见错了他会给你指出来,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如果碰上一位不随和、爱打小报告的老师他就会把你的文章上交院领导,那么,一旦领导亲自过问此事,重者会在大会上不点名批评,虽说没有搞前些年的“上纲上线”,但也是够你受的。

 

我们都是青年,都有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我们的阅历不够丰富,有时候的看法可能是错误的,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引导,而不是大会小会上枯燥的政治说教和批评。如果我们遇到的都是点名或者不点名的批评,我们会受不了,也许还会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除了领导的责任外,我们应该这样做——在自己对一个问题还没有考虑成熟的时候,特别是一些政治问题,你可以把自己的初步想法写在日记里,最多也只能和你的知心朋友讲,万不可轻易地把自己的想法公诸于众,以此来证明你正在探索问题。要知道,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很复杂的,生活在社会里的人就更复杂了,有人爱打小报告,把你的话歪曲了再传出去,加之消息传起来(尤其是坏消息)是非常快的,它似乎比小男孩争先恐后跑去跑去告诉人家还要快,比女人们隔着篱笆墙喊着告诉邻居还要快。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必须谨慎从事。过于直爽而不考虑后果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这是最低的要求了,且不提什么对人民负责、对党负责这些大口号,如果提了这些大口号你又做不到,那就是空话,何必把自己现在还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大肆渲染,唯恐别人不知道呢?

 真没想到,今天的日记写得这么长,该收笔了。

不知不觉70集了,感谢大家不离不弃。

35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