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后两周共7个交易日,市场尤其是创业板、中小板呈现较大幅度震荡。我们认为市场的宽幅波动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企业盈利预期的分歧开始加大。在诸多不确定性中寻找相对确定的因素将成为当前提升投资收益的重点。
从宏观数据看,PMI数据低于预期,是近期第二个重要的增长端信号弱于预期。从环比来看,4月份经济运行延续了3月份较为疲弱的态势,发电、粗钢生产等中观数据也均显示出终端需求较为低迷。CPI方面,无论从环比还是从同比看均运行平稳。
年报和1季报显示上市公司盈利的确见底回升,但从营收增速、毛利率、ROE来看,盈利环比改善趋势正在放缓,企业盈利恢复的持续性仍需进一步确认。一季度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3.34%和-1.58%,虽然增速环比改善明显,但仍显著低于同期主板公司表现。伴随1季报披露完毕,中小板和创业板盈利预测存在下调趋势。这提示我们尽管成长股借着主题投资的风格呈现较大涨幅,但仍应该对企业盈利与估值的匹配保持一份清醒。
近两周表现较好的行业包括信息服务、信息设备、医药生物和电子。TMT板块的整体走强,一方面是由于市场风格更为偏向成长股,另一方面是由于近期对传媒、4G、移动互联、新能源等行业的外部利好信息较多,从而相关主题和上市公司受到投资者追逐。表现较差的行业为食品饮料、采掘、建筑建材、房地产和化工。投资者熟悉的传统产业日益被市场遗弃的趋势日趋明显。强周期板块受经济复苏疲弱影响,板块整体估值受到明显压制,地产产业链相关行业受政策干预负面影响明显,投资者对相关公司采取了主动回避的策略。
我们一直认为中国正面临经济增长中枢的下移与经济结构的转型,这一大背景的转换决定未来增长方向是结构性的机会,以公司自身的特点与竞争力为主,投资者将更多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将更关注业绩高增长的成长股。而这种业绩高增长又将更多体现在新兴行业,因此市场这种结构分化的特征未来仍可能持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