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下半年以来海内外的科技股都着实风光了一把,领涨各个市场,N 倍股遍地可见。可以预见2009
年低谷点之后的几年,半导体行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增长期,其中2010
年的高增长势态基本确定,增速将有可能超过30%。但是,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全球经济的担忧,目前不少分析师对电子行业未来的景气度也产生了一定的质疑。另一方面,由于科技股普遍与大量技术细节、生僻名词相伴随,让很多人大呼难以看懂,再加上普遍市值偏小,走势飘忽不定,风险性高,但正因为如此科技股往往能够取得超额收益,因此如何把握科技股的投资逻辑就变得异常关键。
简单来讲,投资科技股必须把握三点逻辑:
一、科技股特别是电子元器件行业高周期性特质
一般来说,电子元器件行业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本次全球范围内的半导体及元器件的复苏首先来自于全球经济的复苏,或者说补库存。从历史上来,全球电子元器件行业与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呈现高度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2000
年后,体现的特别明显!其与电子元器件行业2000
年缺乏革新性产品有密切的相关!如果未来有新的技术突破,半导体行业与经济的相关性分析需要重新考虑。
为什么半导体行业呈现高度的周期性?原因有五:1、通用性产品的需求跟随世界经济波动,而人们又往往容易在行业景气的时候过度乐观,不景气的时候过度悲观;2、元器件投产周期长,以芯片制造为例时间长达2
年以上;3、元器件行业固定成本高额,变动成本相对较小;4、元器件很多都属于通用产品,竞争同质化;5、元器件行业技术阶跃现象明显。特别是如芯片制造、TFT-LCD
面板制造、LED
行业非常明显,这些技术日新月异,技术上率先实现阶跃的企业往往在成本、品质上有巨大的优势,往往借势倾销。
二、新兴领域带动增长
但是技术革新与应用是相互促进的,我们不能简单的仅仅从经济原因来分析半导体行业。如果把历史放更长会发现实际上2000
年前半导体行业的增长趋势更加迅猛,长期处于15-20%之间,远高于全球GDP
增速,且运行相对独立,这又是为什么呢?主要来源于80-90 年代当时的新产品PC 的迅速推广,以及90
年代后宽带及无线的发展等。
另外半导体及元器件行业纷繁复杂,子行业众多,每个子行业的景气度和周期都不尽相同。新兴领域有着与大行业截然不同的景气程度。2011
年有诸多领域可以看好:触摸屏行业可以看好;3D 也将快速增长,基数小增速快;微投技术、OLED
前景无限广大,但依然不成熟,尚需时日;LED
行业一定会有长足的发展,需求依然十分的旺盛,但行业投资增长迅猛增加了行业风险,但需要指出的是投资增加并不等于有效产能增长,2011
年不可对基本面过分悲观,但由于股票前期估值过高,风险较高;策略应该转为精选技术实力上乘的芯片公司,以及选择偏下游的公司。
三、国内电子行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明显:
另一个可喜的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我国电子元器件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不少优秀公司进入国际主流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再加上日元大幅升值、成本、效率等原因导致国外竞争者的竞争力的下降,经过经济危机后,我国的电子元器件企业均有长足的进步!
目前看来,电感行业的产能转移已经在进行之中,可以从近几年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出口下降或者增速放缓来验证, 比较2010
年的供需数据认为未来将会有更大规模的产能转移。产能转移沿着日本--台湾地区--中国大陆沿海--中国内陆与东南亚进行,需要注意的是箭头所指是既反映了技术的强弱也反映了时间的先后;高素质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友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及2007
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严格禁止落后生产能力转移流动的通知》对落后产能的限制,共同促成了中高端产品产能向中国的转移。
这三点投资逻辑是我们在投资科技股时必须注意的。目前科技股估值偏高,且投资者难以辨别真伪时常同涨同跌,但长远来看,好坏公司一定会有分化明显,这更加加大了我们严格甄别的必要性。
(投资管理部 谭聪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