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萨利与菩萨
(2024-01-09 06:45:26)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观影分享第25篇
孙悟空、萨利与菩萨
缘于解读《西游记》,便粗略地看了电视剧《西游记》,再次观看了电影《阿凡达》,读了若干部佛经。觉得其中的思想既有颇多联系,也有一些区别,均典型地反映在主要人物身上。
孙悟空由一只猴子,通过走出去,习得了人性,掌握了许多“黑科技”,又通过再次走出去,证入菩提,成为斗战圣佛。他由不服、抗争,走向内外和合;从弱小走向强大,悟得“空”,进入真如。
杰克.萨利也是走出去,却是到纳威人那里去做“卧底”,在那里产生了爱情,然后转变了立场,帮助纳威人击败了“自己人”对纳威人的进犯。他由某个团队立场转入另一个团队立场,继而进入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合和的地新天地。
菩萨没有“走出去”这样的概念。在佛、菩萨的世界里,没有内外、没有你我、没有智愚,也就是没有分别;有的是无量三千大千世界、是众生。但菩萨也要行走于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的各“界”,“上证菩提、下化众生”。菩萨没有立场,所以有大慈悲,并得解脱自在。
其共同点:都在“走”,都在“破界”;都帮助他人解决困厄,皆有情;都最终摆脱了原生“文化”的局限,达成和合。
其不同之处:孙悟空是为了长生不老走出去的,萨利是为了某个团体的利益走出去的,菩萨是为了利己益人的理想而“破界”的;孙悟空由打到保护、由分辨到无分别,萨利由看不起到尊重、由算计到爱,菩萨则由平等观生慈悲心行度化事。
虽然出发点多有不同,但都在探索生命的出路,都走上了相同的路,那就是和合。只有互惠,才能共生,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