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悟空、萨利与菩萨

(2024-01-09 06:45:26)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观影分享第25篇

孙悟空、萨利与菩萨


缘于解读《西游记》,便粗略地看了电视剧《西游记》,再次观看了电影《阿凡达》,读了若干部佛经。觉得其中的思想既有颇多联系,也有一些区别,均典型地反映在主要人物身上。

孙悟空由一只猴子,通过走出去,习得了人性,掌握了许多“黑科技”,又通过再次走出去,证入菩提,成为斗战圣佛。他由不服、抗争,走向内外和合;从弱小走向强大,悟得“空”,进入真如。

杰克.萨利也是走出去,却是到纳威人那里去做“卧底”,在那里产生了爱情,然后转变了立场,帮助纳威人击败了“自己人”对纳威人的进犯。他由某个团队立场转入另一个团队立场,继而进入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合和的地新天地。

菩萨没有“走出去”这样的概念。在佛、菩萨的世界里,没有内外、没有你我、没有智愚,也就是没有分别;有的是无量三千大千世界、是众生。但菩萨也要行走于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的各“界”,“上证菩提、下化众生”。菩萨没有立场,所以有大慈悲,并得解脱自在。

其共同点:都在“走”,都在“破界”;都帮助他人解决困厄,皆有情;都最终摆脱了原生“文化”的局限,达成和合。

其不同之处:孙悟空是为了长生不老走出去的,萨利是为了某个团体的利益走出去的,菩萨是为了利己益人的理想而“破界”的;孙悟空由打到保护、由分辨到无分别,萨利由看不起到尊重、由算计到爱,菩萨则由平等观生慈悲心行度化事。

虽然出发点多有不同,但都在探索生命的出路,都走上了相同的路,那就是和合。只有互惠,才能共生,才可持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难入
后一篇:常记溪亭日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