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记溪亭日暮
关于心理与心理学的故事之四十一
近期将用李清照一首词里的句子作标题,写几篇小短文。
“常记溪亭日暮”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李清照写这首词的时候,大概20岁左右,应该是离开家乡之后对少女时代生活的回忆之作。
我们的回忆是非常没有原则性的。他往往会根据你的期望或需要对记忆进行改编,有时候会美化,有时候会丑化,反正就是不会客观。
李清照为何经常回忆“溪亭日暮”这一幕?大概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嫁到别人家里,没有在自己家里自由自在了;另一个是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没了情趣相投的玩伴。她对“溪亭日暮”的回忆其实是经过加工美化的。
热恋中的男女,一般不会经常想起前任,一旦走进婚姻生活,尤其是有了种种的不如意,就容易想起前任,尤其可能经常怀念初恋。其实,回忆中的那些美好,有很大一部分并不真实,但当事人对自己的记忆决不会有任何怀疑。
回忆不仅会根据主人的需要改编记忆,还会揣摩主人的心思屏蔽某些信息。
卡塔尔世界杯,阿根廷与荷兰展开四分之一争夺战。抖音平台的主持人苏东,在阿根廷取得第一粒进球后说:“比赛进行到现在,双方只有一脚射,就变成了进球。”白岩松说:“进球后已经又射正了。”苏东就说:“进球后梅西有一脚射门,没打上力量。”白岩松又说:“虽然形同于无,只要在门框以内,都叫射正,都在统计范围。已经有几次了。”
那么,苏东为什么记不得在阿根廷队进球之前与之后,都有过射正的记录呢?因为他在开赛不久,就说:“到目前为止,双方都没有射正,一旦射正,可能就是进球。”他在潜意识里,就是想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因此就会不自觉地忘掉场上已经出现过射正的事实。
在日常生活中,改变记忆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比如你碰到了对你不利的事情,怀疑是某个人干的。过上一段时间,你脑子里回忆起来的时候,或者向别人叙述的时候,原本的怀疑就可能成为事实。
回忆是为当下服务的,与过去有关,但无关事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