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铮争正
2010年11月15日19点30分,中国足球队与新加坡足球队就世界杯“贸易”问题进行了新一轮磋商。首次参加会商的郑铮,用一次长途贩运,一次野蛮销售,让对方两次无可奈何地买单。作为团队中的保障人员,这样的表现,称得上出色。有人说,郑铮从此走在了竞争国家队主力后卫的道路上。

郑铮是幸运的。这位89年出生的济南小伙,从鲁能足校学艺,穿过国青战袍,登过国奥战靴,当选过最佳新人,获得过多数球员一辈子也得不到的中超冠军。国家队首秀,攻入两球,个个眩目。这对后卫球员来说,已经是前无古人,恐怕,后也少有来者了。
不过,幸运之神是爱运动的,不太可能持久地呆在一个地儿。是故,古人说,福祸相依。知名度高了,容易只剩下名而没了自知;盛名之下,往往就不上只下了。
当年,刘金东在国家队里,是颗新星,颇有些冉冉升起的意思。那成想金东只鲜明了今冬,明春竟成了看不到夏天的寒冬。一颗新星,只一闪,就成了电压不足的灯泡;像一只二踢脚,刚响了一声,人们还期待着天空中另一声脆响呢,它却给了人们持久地沉默。“金冬”已经够长了,春天还会来吗?还有周海滨,名字美,人也帅气。有球迷称他为“周18”,多美好的季节啊!还有青春永驻的意思。可是,他已经好久没有演绎青春燃烧的岁月了。当年,最年轻的国脚海滨一亮相,球迷就觉得很开心,希望的种子哗啦啦地落到了许多球迷的心里。若干年过去了,这种子虽说长出苗子来了,却未发新枝。国家队里,好长时间没小帅哥了,多可惜啊!
没有人不生活在自我认知的局限之中。认识能力不同,决定了人不同的发展空间。有人自得于心身的局限,有人自足于心智的局限,也有人陶醉于心灵的局限。解放身体,拓展心智,打开心灵的天空,离不开学习、思考与修炼。足坛前辈苏永舜曾说,足球运动水平与文化没什么关系,并以中国乒乓球等项目证明其论断的正确。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看看乒乓球界的徐寅生、庄则栋及蔡振华,谁能说他们没文化?足球运动的战术体系、训练技巧、心理调节、身体恢复等等,又有哪一项不是有文化的人创造出来的?在足球圈,苏老的见解很有市场。球员中,爱学习的少见。因此,中国足球运动始终突破不了身体的局限,进入不了心智创造的汪洋大海,更谈不上达到蔚蓝天空的更高境界。
乒乓球世界冠军张继科说,希望自己永远保持进取向上的力量。几乎每个年轻人都想如此,却只有少数人找到了飞翔的翅膀。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个“勤”字包含了勤学苦练。而“学”字里又包含着学知识、学智慧、学做人。人的心身、心智与心灵,需要知识、智慧来贯通。进入成年的运动员,心身提升的空间越来越小,心智的海洋却无限广阔。22岁的郑铮,正需要冲破心身的拘役,驶入心智的海洋,进而升上心灵的天空,实现“陆海空”全面发展。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郑铮们要进步,是离不开这个梯子的。郑铮并不需要给谁争什么位置,专心致志地做最好的自己,终将有属于自己的更高更蓝的一片天空。
郑铮,正朝气蓬勃!期待金东,明春万象更新!期待海滨,把球踢得与自己的外在形象一样帅气!期待中国足球运动员踢智慧足球,做有品球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