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骏
中国足坛“第一泡”

泡茶,有许多讲究。泡妞,有不同的泡法。泡足球,也有不同的策略。真正用心泡,泡出些“味道”来的,上海申花的朱骏算是一个。
职业足球,商人的游戏。这让商人朱骏如鱼得水。虽说是一池混水,朱骏仍然玩得它“像香油”。
朱骏的足球,没有一本正经“爱国装”,不穿文质彬彬的“文化衫”,也不套无厘头的“混混服”,也不用黑老大式的“酷行头”。他也拿胜负当“噱头”,但并不局限在胜负一个“卖点”。胜与负,都是“文章”。
朱骏的足球,有一种不经意的潇洒,有一点冷不防的“痞”,有一股让女人欲恼却嗔的“坏”。不同于“论语”的鲁能、“京腔京味”的国安、“故事会”的天津泰达,也异于“曾经沧海”的大连实德、“富二代”式的广州桓大。
朱骏“高兴”了,可以耍一耍一些自以为聪明的媒体,像导演一出戏;可以到更衣室里摔人民币,像烧一打打废纸币;可以大把大把地开“大腕”,像摔一个个工业瓷碗;可以指东骂西,戳戳这家俱乐部,逗逗那个教练员,就像娱乐一群小朋友。

朱骏搞了几年足球,让自己赚足了眼球。朱骏过去是一位于足球之外“经营足球”的人,是一个精于泡足球的人。虽不见得能给中国足球本身带来多大益处,却可以给愿意经营足球的人带来一些新的思路。这两年的朱骏略有不同,少了些热闹,受了不少指责。在恒大大投入的背景下,申花开始大甩卖。家印,烧钱,炼金牌;朱骏,卖钱,练新人。结果:家印收获鲜花,朱骏,收获指责。不过,从长远看,谁赢谁输还真难说。短见一时压过远见的情况并不少见。
足球的价值,并不限于拿金牌与为国争光,或是作为某个城市的名片。职业足球本应有多种价值,多种玩法。若果真对足球有情有意,多花些心思,多用点功夫,会泡出不同的味道。
真正会“泡球”的,还是商人。中国职业足球圈里虽不缺商人,但缺真正把足球当生意的商人。

方寸以忽悠娱乐足球、经营足球、文化足球为乐。
人生在左右之外,胜负在你我之外,快乐在输赢之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