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杂谈 |
“三姐妹”掌控中超命运(上)
先来看看“大姐”定位。定位就是中超到底是干什么的?让“大姐”一女嫁二男是中超“祸乱”频发的重要成因。
中超到底是单纯为国家队培养人才的体育组织,还是经营足球的经济组织?“大姐”是专心侍奉“争光”还是一心侍奉市场?不同的认识与定位,决定了对中超不同的管理理念与制度安排,也决定了中超不同的命运。长期以来,中国体育管理当局,把中超当作国家队的“自留地”,体育政绩的“供应商”,但资本的介入又客观上造成体育管理当局指挥权的部分流失,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冲突。一是俱乐部利益与足协利益的冲突,资本必然要求分享话语权与决策权而足协则千方百计维持原状;二是足球发展规律与足协官员政绩需求的冲突,足球发展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业,而足协及俱乐部官员的任期却十分有限其后人与自己又没任何关联;三是市场规律与单纯成绩思维与行政管理的冲突,市场规律要求内外兼修意在市场价值而单纯的成绩足球则渴望立杆见影意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这些冲突使得原有专业足球的优势丧失,而市场机制的威力难以形成。中国所谓职业足球陷入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困境。中超实质上的没有清晰的定位,造成管理上的错位、联赛的乏味、国际比赛的“无为”。
解决或缓解这些冲突,必须在“大姐”身上突破,让“大姐”成为市场足球的法定夫妻。中超是经营足球比赛为主的带有公益性质的经济组织。通过满足球迷的精神需求而获得回报。简单地说,就是公共产品,市场运作。不把中超作为经济组织来定位,所有的作为都只能落得“作萎”的结果。“大姐”已经被“胜负足球”、“政绩足球”征用了十数年,至今还是“不孕不育”,如果再不把她还给市场,中国职业足球将面临“空钱”与“绝后”。
说中超经营的是公共产品,一是在于足球比赛是大众精神生活之需要,政府有责任去满足大众需求;二是因为它的经营成本太高,大众无法承受它的市场价格。因此,需要政府通过税收政策优惠与授予特许经营权等给予补偿。
中超定位为商业组织,“大姐”就可以全心全意为市场服务,而市场规律又决定了它必须持续地创新才会有好的生活。在技术上创新、在战术上创新、在服务上创新、在营销上创新、在管理上创新、在品牌建设上创新、在人才培养上创新,这些大事自有市场逼迫与激励它“天天向上”,都将不劳足协费心。而中超自我创新的内在动力与机制一旦形成,成绩的事、政绩的事、为国争光的事,则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足协,解放“大姐”,就是解放足球,也是解放自己!
方寸以忽悠娱乐足球、经营足球、文化足球为乐。
人生在左右之外,胜负在你我之外,快乐在输赢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