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地道的“中华老字号”,已逾千年。东汉注册,北魏完善,在完整的神祗系统建立后,开始成为著名商标,其广建宫观迎仙、修行。占地2万平米的白云观是帝都最大的道观,它还是中国道家协会所在,白云观就是它的直属宫观。今天的规模都是唐、金、元历朝经营后,明清重修的底版。
白云观的建筑分中、东、西三路及后院,一大片殿堂鳞次栉比,光中路从牌坊走到三清四御殿,就记不住看了那些殿。而对于那些置列膜拜的诸仙,个别熟悉外,其余各位一概糊涂。白云观是道教龙门派祖庭,祖师就是王重阳七大弟子之一的丘处机。
摸猴子是白云观经典游戏
4天师2侍童铜像,明代万历年间铸造。
慈禧御赐“百寿幡”
当年丘处机从莱州到花剌子模去觐见成吉思汗,首博的复制品(原件在白云观)《雪山应聘图》画作说的就是这故事。道教在丘处机、尹志平、李志常三代奋斗下,在本土到达了鼎盛,明初虽有回光返照,但终究不敌进口货佛教。而尹志平在丘处机长春宫东边建的下院,就是今天的白云观。
历史上的佛道2教,一直在明争暗斗。佛徒学习“因明学”而能言善辩,道教的善巧很多理论上就有缺陷。多次官家的“大专辩论会”,总是佛胜道败。西晋王浮败于帛远,隋朝彦琮《辩教论》打败张宾,就在“国教”为道教的唐朝,李荣照样不敌克星静泰和尚,而元蒙哥时期,李志常就败给少林福裕,忽必烈时,佛方辩友由福裕、那摩、八思巴等豪华阵容组成,更是将道家打得一败涂地,从此道家遇到佛门绕路走。
明嘉靖年间铸造的鎏金铜鼎炉
清代中期的四御泥塑金漆沥粉造像
明宣德年间的三清像
在道观的东北角有恬淡守一真人罗公塔,其建于清雍正5年(1727年),砖石结构,高10米,三层八角形,是罗真人的墓塔。此塔虽为清货,但精致漂亮。覆莲须弥座上的一层设有平座围栏,四周雕有盲窗和精湛的八卦图案,葡萄型装饰斗栱上是砖雕飞檐,檐角下竟是用吞口套住的真木。
在玉皇殿,一仙道旁若无人的沉醉在自己弹奏的古琴中,这是一曲云程万里,天际飞鸿的缥缈柔曲。弹完后,我说出《平沙落雁》的曲名,他很惊诧,似乎和新乡潞王陵的小伙一样,高山流水遇知音。我说你来个《良宵引》吧,他满足了我的要求,曲毕的掌声还是有的,但演奏技巧远不如新乡小伙。无法苛刻,有淡和宁静的心就已足够。
北京国会旧址在“中国喉舌”新华社院里,一个好高大上的顶级机构,雄伟的大厦,威武的兵哥,一入眼,就让人望而生畏。在宣武西大街的南门,我踌躇了一下,鼓足勇气跟兵哥说,我想参观北京国会旧址,兵哥义正言辞:你要不刷卡进,要不打电话让里面的人带你进,这里是哪里,外面的“新华通讯社”这5个字你总认得吧。说完归岗不再啰嗦。
心有不甘,走到佟麟阁路的西门,虽然还是严阵以待,但随着一堆人稀里糊涂的混了进来。躲着小树林、车缝间,鬼鬼祟祟,多有忐忑不安。
北京国会旧址是1912年民国建立后,北京临时政府筹建的众议院所在。第二年的第一届国会在此举行。现存建筑有5座:国会议场、圆楼、仁义楼、礼智楼和图书馆。我也只看了3个,袁世凯办公的圆楼以及图书馆都没敢看。国会议场立面是中间三层,两边二层的青砖楼,它是民国的“人民大会堂”,正面山花上有五角星,国保碑就在楼旁。
国会议场的北边就是仁义楼、礼智楼,是当时议员起草宪法的办公地方。两楼形制相同,均为二层青砖楼,外探红柱檐廊,第二层由附属楼梯而上,门楣、窗楣均用红色装饰。两楼的楼梯口也是固若金汤,有保安把手。为防生变,咔嚓了几张照片后赶紧惶然撤退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