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甘肃武威】

(2016-05-21 16:04:33)
标签:

白塔寺遗址

鸠摩罗什寺

武威

罗什塔

分类: 国保游踪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在武南镇白塔村,离兰新线不远,如果留心的话,火车上都能看见那高高的白塔。从市区坐乡村班车去这里,其实也很费劲,来回需要步行6公里。心情跟着天气走,抬头流云四散,低头绿意盎然,远眺祁连已白雪皑皑,一个人的路上也是风景。

    原以为这里是无票、无墙、无游人的“三无景点”,没想到它是一个低票价的成熟景区,高端霸气的大门瞬间以人震撼,里面又白塔如林,清幽静谧,一个人独游,难免有点奢侈感。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园里密密麻麻的钟式、覆钵式喇嘛塔都是1999年重建的,以萨班复原塔为中心,又添建了99座,所以硬凑成了“百”塔。形单影只不为显,铺天盖地则巍然。新建的萨班塔高35.2米,周身雪白,由底座、覆钵塔身、十三相轮和木质铜流苏华盖组成,建时里面放了210万个小佛像和一部大藏经,可想此塔的容积有大多。

    白塔寺原有寺院、佛城、塔林等建筑,但大多毁于1927年的地震和“文革”。现在的格局由塔林、萨班灵骨塔残塔和白塔寺史迹馆组成。不过这里哪怕只剩黄土一抔,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历史曾给它一个机缘,“凉州和谈”在此举行,它标志了西藏正式归入中华大版图。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1239年,元太宗窝阔台的皇子“西凉王”阔端驻扎凉州,以凉州为本营,开始翻山越岭远征西藏。当时的西藏,在吐蕃王朝瓦解后,分裂成4个宗派,各执其政,已达400年之久。虽元军久攻不克,但藏人也多有患虑,阔端于是致文,文字间软硬兼施,藏人连忙推荐学问和威望最高的“萨迦派”领袖萨班出山,与阔端进行和平谈判。

    萨班带着10岁八思巴和6岁恰那多吉两个侄子开始动身前往凉州,他先让自己的侄子先到,以表诚意。而萨班沿途开始走访西藏的高僧大德和政教领袖,了解他们立场观点,以作和谈条件,晚两年后才到凉州。而白塔寺就承载了这段历史要素。“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协议。”如果那阵央视直播,估计也是这段台词。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不过事实也是如此,彼此各有利益所得,西藏避免了生灵涂炭,归附大一统,萨班就此留在凉州,开始宣扬藏传佛教,并统领着全藏的宗教和僧众事务。阔端也皈依了这个喇嘛教,后来大蒙古国也信奉了此教,直至今天很多非藏区的地方,有着喇嘛庙,这与当时密切相关。而萨班侄子八思巴到元世祖忽必烈继位时,被尊称为“国师”,并为大元创制了八思巴文。这对叔侄各用智慧表达了追求,通达天下,为后世所赞。

    白塔寺原名“幻化寺”,萨班驻锡后,其改建成了喇嘛庙。萨班圆寂后,阔端为其在寺内建灵骨塔一座,俗称白塔,今天的寺名由此演化而来。萨班的灵骨塔在元末就遭兵燹,明清时得以重修,1927年地震后,只剩残高5.4米的塔基和底身部位了,其为土心砖表结构,外部砖饰为明代遗物,它也成为白塔寺最古老的见证物了。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鸠摩罗什寺在武威的北大街上,是中国唯一以“鸠摩罗什”命名的寺院,现在的寺院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鸠摩罗什祖师纪念堂等组成,这些全部是本世纪初重建的。1927年的武威大地震,明代重建的罗什寺全部化为瓦砾废墟,罗什塔残存了半截,现在院中高耸的罗什塔是1934年在明代的残塔上重修的。

    砖塔高32米,八角十二层,塔檐为青砖叠涩,四角悬有铜铃。它是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塔,此塔艺术价值平平,不能和陕西户县草堂寺的唐代鸠摩罗什塔相提并论。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鸠摩罗什是出生在龟兹的印度人,天资聪颖,12岁就开坛讲法,一生翻译了佛教典籍74部384卷,与真谛、义净、玄奘、不空等人成为中国佛教的翻译家,是把大乘佛教带往中国的第一人。我们今天熟知的烦恼、苦海、心田、未来、爱河等这些词,都是鸠摩罗什的原创。

    鸠摩罗什与威武的结缘是在一种被动状态下的无奈而为,当时前秦苻坚仰慕罗什盛名,大将吕光破龟兹时,将他作为一件特殊的战利品带回了凉州,吕光并不笃信佛教,对罗什多有刁难和侮辱,后来吕光建立“后凉”,态度依旧如此。鸠摩罗什以半囚的状态在武威度过了他人生的17年。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而正是这17年,让鸠摩罗什对中原文化有了深度了解,汉语读写水平也突飞猛进。后秦文桓帝姚兴灭掉“后凉”后,将鸠摩罗什迎到长安,建逍遥园以便罗什译经,现存的户县草堂寺就曾是逍遥园的一部分,罗什也成为后秦的精神领袖,此时大量的经书被译出,中国佛教因他的出现而面目一新。

    而今天的武威罗什寺,不单纯是个信教寺院,更像一个罗什的纪念地。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白塔寺遗址、鸠摩罗什寺 <wbr>【甘肃武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