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和吐鲁番都拥有9处国保,是新疆国保最多的县市。库车它在敦煌、楼兰至喀什丝路上,北眺天山连绵雪峰,南望无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一颗镶在古道上的明珠。库车历史绵长,佛教、绿教的相互浸染,沉淀着众多的人文旧迹,足以傲视全疆。
库车旧时“龟兹”,是中国石窟艺术的发祥地之一,佛教从印度先传入新疆,形成“西域佛教”后,再续传中原。而今天库车遗存的库木吐喇千佛洞、托乎拉克艾肯石窟、阿艾石窟、森木塞姆千佛洞、克孜尔尕哈石窟等,让库车也成为新疆国保石窟最多的县。遗憾的是此行,石窟不是不开放就是包车费用惊人,终于让我望而却步,最终以库车看了3个国七而失落而归。
库车大寺是新疆仅次于喀什艾提尕清真寺的第2大清真寺,占地面积9千多平方。新疆本无绿教,10世纪时,葱岭西回鹘携带他们已改宗的信教开始强势渗透新疆。14世纪时,东察汗国王强迫民众改奉伊斯兰教,引发暴乱,血洗佛教徒,一改佛教进入时的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如此这般,也改变了维族人的性格。
大寺始建于1559年,现存的建筑都是1927年经火劫后重建的。它主要有宣礼楼、礼拜殿和宗教法庭3部分组成。宣礼楼由青砖砌成,伊斯兰风格,穹窿顶似广渺天宇。大殿分前厅和后室2部分,进入时需要脱鞋,64根红色棱形柱饰以彩绘,华丽的地毯是脚下的温暖。
大寺里游人不断,都是包车大团,日本团刚走就来了一堆讲闽粤语的人。其中一人问小导游,伊斯兰教啥时来的中国,结果小导说西汉。我顿时打断她说,不对。然后开始给他们忽悠:回纥、维吾尔、通古斯突厥语系、伊斯兰教……
临了一男子说给我东西作纪念,我一看是70台币,原来是亲爱的台胞啊。最后我又顺讲了3个认同: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台胞点头是是是。出门后我一想,不该砸小导场子,毕竟人家也要吃饭,但又想“西汉”,这过于离谱了,哪怕你说成“清朝”,我也就默不作声了。
在询问默拉纳额什丁麻扎时也遇到了问题,所问的人都一无所知,最后遇见了一维族老者,他不仅汉语流畅而且还知道此墓,他在我的攻略上写了一行维文,告诉我,把这给打的司机看,他就明白了,结果如愿以偿。
到了麻扎正赶上穆斯林一天5次礼拜的“昏礼”,他们让我在院里先转转一会再进。额什丁是14世纪受东察汗国王指派到库车传教的伊斯兰传教士,现在的建构等是大清时“中亚屠夫”阿古柏占领库车期间重修的,由宣礼塔、礼拜殿、额什丁陵寝组成。额什丁的陵寝在院子一角,斜对着礼拜殿。院里和院外都有一大堆附属墓。额什丁麻扎和哈密的盖斯麻扎都是穆斯林心目中的“圣墓”,有着神圣的不可撼动的低位。
早晨的库车古城还是安静清爽的,在老城路上能看到很多维族风格的房子。
库车王府附近的街上就是林基路纪念馆,它曾经是民国时的库车县衙,现在也是库车老城博物馆,这里免费开放,可以看林基路故居、县衙旧址和博物馆里的展品。林基路是红色人物,曾任库车县县长,后在乌鲁木齐被盛世才杀害。
纪念馆的周围就是库车清代土城墙,城墙四面现只有西、南2部分相对完好。乾隆年间,在平定大小和卓木以后,库车设置了办事大臣,修筑城墙,并以官兵把守。大清在新疆实行民族隔离政策,将驻军、汉族与回鹘驻地隔离,这一点在喀什也有。因此,库车新城称为“汉城”,原城称为“老城”。
龟兹故城在杏花公园附近,被天山西路分割成南北2块。龟兹国是古西域大国,它的佛教、音乐至今流淌着迷人的魅力。东汉的西域都护府、大唐的安西都护府都在此经营。由于地处城中,人为侵扰的严重,故城没有独立出自我的风貌,成为森林、农田、民居的相杂状态。
顺着边墙走,夯土筑成的土垣已颓败成2、3米之高的土堆了。进入旁边的村子以为能获寻其他古城看点,但已一无所有。村里竟然还有一处穷特音墩古城遗址,它是一个唐代的文化层遗址土台。在村里偶遇收头发的,300块一斤,可以换维族的木盆、金边花碗等,一个维族大妈竟然用一小撮头发换了一个不锈钢蒸锅。
最后来段故事,在街上走累了,坐在一个商店前的凳子上,猛人发现旁边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正爬在台阶上专心致志的吃着核桃,旁边还有几颗葡萄和一桶饮料,他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又手舞足蹈,多有神志不清。我念其状,走到前面的一家馕饼店买了一个馕,嘱咐老板给蒸一下,这样干硬的馕会变得温软。
我双手将装有馕的塑料袋给他,他面无表情的接手后随即放在旁边的编织袋上,继续吃着核桃。吃完馕后,就站起来走进隔壁的一个饭店,一会老板娘出来,表情多有埋怨的和他说着维语,又一手递给他一个装满茶水的碗。他喝完后,又不停的舔着碗边。他将碗送回饭店后,就用塑料袋将核桃壳、葡萄皮和饮料桶装进,将台级清理的干净无痕,然后走到远处的垃圾桶后扔掉。
忽然间他的形象在我心目中放大升华,一个也许有某种体疾的人,但他的德行却没有因为障碍而遗失。有时所谓的高贵却潜含着龌龊,而一些卑微却闪着光辉。他走后,我唯一的后悔就是应该多给他买几个馕,毕竟才1块钱1个嘛。
库车火车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