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浅谈《山海经》之《尸胡山》(168)

标签:
情感文化 |
山海经东山经第四 《尸胡山》原文:
又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兽焉,其状如麋而鱼目,名曰妴胡,其鸣自詨。

部分注释:
1.麋(mí):即麋鹿,哺乳动物,比牛大,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体看哪种动物都不像,原产中国,是一种珍贵的稀有兽类。俗称“四不像”,中国著名的特产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野生的早已灭绝,现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猎苑的孑(jié)遗,特征是尾特别长,眉杈(chà)特别发达,形成主杈模样。
2.詨(xiào):大叫。棘(jí)。
3.妴(yuàn):传说中的一种野兽。
4. :同“殃”,祸害,损害。
白话译文:
东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座山,叫做尸胡山,从山上向北可以望见
羊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茂密的酸枣树。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麋鹿却长着鱼一样的眼睛,名称是妴胡,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参照《山海经》
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六不、邱木兮,藏名:扎西多吉,网名:神奇的天珠,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肚皮舞学创始人,肚皮舞理论家,旅游专栏作家,旅游文化学者,诗人。著作有《解密天珠》、《肚皮舞教材》《邱承彬诗集》,《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父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鲁网颂》等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
前一篇:[转载]强直性脊柱炎单用针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