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承彬解密天珠:火供天珠131
标签:
文化收藏 |
作者:邱承彬
天珠是宝石的一种,又称九眼石页岩,简称九页岩(是指岩石的结构有九层,九不是具体数,是多的意思,有的比九层少,有的比九层多。传说古人以七以上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火成岩和沉积岩都能形成九页岩)、九眼石,或称摩尼宝珠、火焰宝石、真陀摩尼、震多末尼,又作天珠、如意宝、如意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如意摩尼等,也称佛眼、菩萨眼、宇宙眼、佛陀珠、浮屠珠、佛塔珠等。天珠是宝石中的圣者,是藏传佛教的宝石器物,因其神奇而美丽的图腾而被天珠爱好者所喜爱。主要产地是青藏高原,其它地方也有产出。奇石天珠是因为奇石的形状或奇石上面的图腾形状颇似佛教图腾或吉祥图腾,加之奇石的材料为石英岩玉(玛瑙、玉髓)类等宝石,因此,奇石天珠便成了天珠中的佼佼者。(参照邱承彬编著《解密天珠》,山东教育出版社)
火成岩和沉积岩都能形成九页岩,即火成岩和沉积岩都能形成天珠。
天然天珠和人工天珠都可以用来做火供圣物。由于火供仪式稀少,火供天珠也非常罕见。
将天珠放在火中做供养,未燃尽的天珠称为火供天珠,是火供圣物的一种。
火供是指藏密吸收婆罗门教传统,以燃烧供品的方式供养给本尊。火供的对象有佛、菩萨、护法神、天王、赞巴拉等。供品有五谷杂粮、油、金银、天珠等宝石、衣物、水果、鲜花、香料等,它们分别象征贪、瞋、痴、嫉妒、傲慢及不同的业力。火供的主要目的是在做供养。
火供,又名“胜义火坛护摩法”,是佛教的大法,尤其是藏传佛教特别重视火供佛法,但是往往上百年,难有一场真正的“胜义火供护摩法”。
由于“胜义火供护摩法”稀少,所以火供天珠也非常罕见。
藏传佛教认为,将各式各样的供品放入火中,火将它们燃尽,所以,是火吃掉了它们,这就象征着本尊享用了它们。天珠等宝物难以燃尽,自然就成了火供之宝。
火供天然九页岩九页(九层、九线)天珠
两尊火供人工镶蚀九眼天珠
尼泊尔加德满都帕斯帕提那神庙(烧尸庙)火供仪式
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山下白灰相间的页岩
邱承彬编著《解密天珠》,山东教育出版社(邱木兮摄影)
火供天珠是吉祥如意、消除灾障、实现善愿、消除恶缘、平安健康的象征,是富贵长寿的象征,是成功的象征,是高升的象征,是大慈大悲的象征,是智慧的象征,是和谐的象征,是希望与重生象征。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邱颂·邱体诗创始人,邱隶·邱体字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诗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禾木颂》《伏羲颂》《黄帝颂》《山东颂》《五一颂》《廿岁光阴》《生肖颂》《东极颂》《和颂二首》《芒砀山颂》《聊斋颂》《长白山颂》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