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上冠县有块飞地在广宗

(2024-07-27 09:36:46)
标签:

文化

历史

分类: 地方资料

  2024年五一节放假,便和朋友约好去河北广宗县拜访大平台。路上电话联系上邱县文友潘永生一块前往,因为在冀南地区,他可是数一数二的地方文史专家,同行必定收获颇多。
史上冠县有块飞地在广宗

   三人行(自左至右:作者、潘永生和冯延中)
潘永生一上车就说,“今天我们去广宗大平台,先到一下你们冠县的飞地。”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今天广宗县的南寺郭、北寺郭和杨家庄原来都属于冠县,是孤悬于广宗的飞地。”因为一谈到冠县飞地,都会想到义和团、梨园屯,是在威县“十八村”,广宗县的飞地,知道的人真是不多。果然有新的收获。
广宗县的南寺郭村、北寺郭和杨家庄三个村庄相邻,位于县城东南部,均属于北塘疃镇。南寺郭村位于县城东南8.7公里,560户‌2043人,区域面积455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3800亩。北寺郭村位于产业路西侧,距县城6.5公里处,424户1414人,区域面积2881亩。杨家庄村位于创业大道东侧,距县城7.1公里处。全村共520户,1604人,区域面积1500亩,耕地面积1803亩。
史上冠县有块飞地在广宗

和“老街坊(左一)”合个影
在杨家庄走访,发现村街道南侧,还停靠着一架旧飞机,颇引人注目。听说我们来自山东冠县,有村民前来搭讪,潘永生告诉他“你们冠县老家来人了!”询问他关于飞地的情况,他直至笑一笑,并不了解。
关于飞地的情况,查阅史料,发现《冠县志》道光版和民国版均有“旧志有南北寺郭张家庄杨家庄於乾隆三年(1738年)拨归广宗县”记载,看来脱离冠县已经近300年了,可惜尚未发现始于什么时期,如何成为冠县的飞地等情况。
2002新版《道光、民国冠县志》将其标注为“旧志有南北寺、郭张家庄、杨家庄,于乾隆三年拨归直隶广宗县。”由此看来,断句出现了问题:非“南北寺、郭张家庄、杨家庄”三个村,当是“南寺郭张家庄、北寺郭张家庄和杨家庄”。其中南寺郭张家庄、北寺郭张家庄今简称为“南寺郭村、北寺郭村”了。
据邱县学者布铁威介绍,关于这块飞地,在《清实录》中已有记载,“三村庄地一百六十七顷三十四亩有奇。旧属山东冠县。因坐落广邑境内,于乾隆三年,经山东抚臣法敏奏准、改属直隶管辖。”法敏,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二年(1737年)任山东巡抚。
乾隆五年(1740年)六月,直隶总督孙嘉淦,就这三个村庄的赋税建议户部改征事项奏疏朝廷。三村庄属冠县时,由山东省管辖,“除徵地粮外,有应徵正兑改兑本色漕米二百一十石有奇。”其漕米应该本色(实物)缴纳,可是转归直隶广宗之后,“查直属通省,并无应徵项。”唯独此三村仍收漕米,仍要向山东缴纳实物。村民“奔走交纳,亦多不便。”最后的结果,朝廷仿照“豫省磁州地亩、改归直省之例”,将应徵本色漕米改徵折色,以“折银”代替,避免了劳顿之苦。(戴敬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