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冠县冉子碑刻

(2023-11-08 09:01:17)
标签:

碑文

文化

历史

分类: 文化纪事
1、重修冉子仲弓墓祠记
邑人程端撰
冠县城再北二十里、地名王段,有薛公冉子之路在焉。按(来词七十二弟子解,再雍字种弓,伯牛之宗族,生于不同之父,以德行大伯牛,即冉耕,鲁人也。及考载稀,冠在春秋时为晋冠氏色,公都高菜晋,当时安历(厝)必有其故,然不可考矣。今充州府曹温五十里亦有种弓墓,俗呼为冉堰。疑以传疑,故《一统志》乃两存之不削,盖以圣道在人心,而后人崇尚之意,不可因其疑而废之也。
冠县之墓自宋、金以来有祠宇遗址,元大德五年(1301年)立柯以为神栖。及塑公遗像,乃冠州知州刘天孚之所创者。皇明景泰二年(1451年),表其石曰“孔门高弟再仲弓之墓”,乃山东佥事彭助之所立者。天顺三年(1459年),复创其祠宇,新其塑像,仍于县城内别立一祠以便把事。乃本县学训导徐节之所修葺者,经今五十余年矣。历岁滋久,无有兴理之者。
正德八年(1513年)三月,山东宪副、临颍王君金按历治属道经墓前,拜谒之余,悯其祠宇敝陋不堪妥神,特命本县阴阳学训术王杰专事以董其役,而重修之举兴焉。毁其旧规,改造祠堂三间,仍置塑像于内。前为门三间,复于旧冢异土以封培之。圆围一十六步,高二丈余,慕城四围僚(缭)以周垣。兴工于是年五月,论工于十月,比于旧规复睹焕然之新矣。事就完美,因属予为记,以纪岁月云。(选自明嘉靖《冠县志·卷之五·艺文》

2、重修冉子祠记
儒学教谕、安庆陈以道 撰
维冉子仲弓卒于冠,葬今王段村,当时之人争条其赛迫我皇明不彰文之典,礼以义起,再子并有同焉。岁久记废,有司者来之能用。家亦落莫矣。而冢亦落寞矣。
雪谿姚侯来令,政善民怀,百废具举。首借礼义、振风化,大成殿。建启圣祠,创名宦、乡贤各一祠。弦诵游歌之所皆换然新之,乃忧再子祠之弗称也。癸卯(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八月始其事,更木易石。墓前为堂,后为寝,高其门表,东、西序各三楹而垣湖之属森然殊昔祠前数百年古木亦偶生色,观者咸以为兴废之征云。腊之日论工,遂行莫事,礼度肃雍、品物明备,余亦从祀而乐其成也。
然示后不可以无记,以道乃拜手扬言曰:周公之政在,天下而盛于鲁:孔子之道在,鲁而垂于万世。政不祖周公,则天下无善;治学不宗孔子,则万世无真儒。呜呼!冉子鲁人,盖深入孔室而从周者也。首称德行而反以不佞见病,自非言语文字之学,知南面以简,亦无损于周官之法度者也。冠古晋地,近入齐、鲁之间,士尚礼,民向义。虽土地使然,而周孔之化、冉子之德渐被诚不少也。百七十年来,圣化涵濡,孔子之道如日中天,周公之政敷达罔问。东昌文献旧地,而循良如侯者作极子上,则民焉往不善?虽然古之人羹墙见尧,早夜思舜,学如不及故也。夫学冉子之学,进于孔子面后谓之学,况不学再子者乎?由周公之政极于羲昊而后谓之政,况不遵周官者乎?豪杰之士虽无冉子,犹兴贤知者。廓其趋愚不肖者,绳其轨,相规互郢以期同人于圣贤之域。则冉子者,为不死而作祠者,为有功也,否则杯土陈迹、故宅荒台祗增墨士之伤、异世之慨,吾恐其无补于往、无益于来也。侯诚汲汲于是,固欲以周、孔之道风之,与作民之劝、导士之恳若是也。今自冉子之复有祠,而一时吏士莫不鼓舞振作,而邑之父老子弟亦莫不瞻望欣喜,私相戒饬以无观负侯之教。呜呼!是可以观政矣!学冉子以入圣者,尚与共助之。若侯之善政遗爱风天下而流后世者,余于此固不能详也。古今卓鲁之谣,则备见于冠风等集云。
侯讳本,字子立,为(南)直隶旌德人,雪谿别号也。
大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岁次癸卯十二月戊寅日立。
(选自明嘉靖《冠县志·卷之五·艺文》


3、先贤冉子仲弓祠记
孔门高弟冉雍,字仲弓,后追封为薛公,其墓在今冠县之西北二十里王段村。冠于春秋时为晋冠氏邑,居鲁而墓晋,其详弗可考。然自宋、元以来,墓侧有祠,以致时祀。岁久圮废,无复有修葺之者。
冠庠司训徐君尝拜竭墓下,慨然欲复前规,而虑岁时往来之艰,乃捐已资及劝施于官民之好义者,以助不足。买地于县治中,得二亩,立祠、肖像,以便祀事。祠凡三间,其前为门,榜曰:“冉薛公祠”。以天顺二年十月告成,致书京师介司勋郎中刘君济,求予文记之。
天顺三年夏四月望日。
彭时 明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学士 安城人。
(摘自明万历戊申《冠县志》)
4、重修冉薛公祠记
仲弓为圣门高弟,列于四科之首,为兖之曹县人也,《舆图志》其墓亦于曹。吾冠邑西北二十五里曰王段,村有土培然,有柏苍然,相传为仲弓之墓。其所由来未可究悉,殆或当日流寓于此而即墓于此也。若曹之墓,其梓里景其贤、高其风,而故为封植未知可也。爱自故民司训徐君为之重建祠宇,于侧肖像冠冕,春秋祀事如礼。
今为日久远,椽瓦剥落,虽春秋之致礼不关而风雨飘摇,非所致敬先贤之意也。今余宰冠四年,捐资重葺,加之黝垩,焕然聿新。俾钟鼓之得以声其乐,俎豆之得以告其虔,而灵爽之得以式凭矣。采樵之禁又特为首严焉。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岁在庚辰四月吉旦
虞际昌 清知县 浙江仁和县人 进士 康熙三十六年任(摘自清康熙《冠县志·卷之六·碑记》)
5、冉子仲弓墓碑记
冠县北二十里有冉子仲弓墓,墓前有祠,其传创自宋、元。自明景泰、天顺以来,历世修葺,碑碣俱存。其墓载于曹学佺《天下名胜志》、《明一统志》,甚著后世。忽指曹县之冉烟当之冉子,实穰侯魏冉之墓,见于《水经注》。何得以伪乱真?使者奉命参藩山左,下车之始,即以崇礼先贤、振励风俗为鳝轩,应问之事伤校官访考。冠县冉子祠墓倡始捐修,即据冠县田平约士庶出资修理,完毕申报。前来使者嘉其急公,免其徭役,用以劝善。
考,冉子仲弓为鲁人,不见于《史记》,而见于郑康成《论语注》。其《家语》所称,少孔子二十九岁。即是王肃伪书,亦不足据。王充《论衡·自纪篇》云:“鲧恶,禹圣,叟顽,舜神。伯牛寝疾,仲弓洁全,颜路庸固,回杰超伦。”则以仲弓为伯牛之子。汉人及见古书,或有所本,未敢定之。孔子四科列为仲弓为“德行”,问仁,问政,则告以邦家无怨,赦过举贤。仅仅为季氏宰,欲使南面临民。
《孔子》载仲弓两问,惟刑教折狱为兢兢,是仲弓固以德行兼通政事者。郑康成序《论语》、以为仲弓与子游、子夏等撰定,是又兼言语、文学之长,四科几一人兼之。古有族葬之法,今伯牛葬在东平,冉子有葬在郓城,仲弓以鲁人葬在晋冠氏,未详其故。唐开元赠薛侯,至宋祥符增下邳公,咸淳又赠薛公。儒家尚文,反葬封墓之事三代有之。而明奸臣张總逞其私,议削其礼秩。今象稀端冕犹不不予瑰之矫诬改制也。国朝为冉子建立博士,而春秋祀在曹县,得毋为明一统岐说所误乎?后有知者,其鉴于斯。铭曰:
德行之选,列于圣门。寒门非贱,人爵非尊。用同旦角,可使南面。弓旌不及,规模自见。手著《论语》,独综微言。游夏避席,求儒随肩。古有族葬,东平匪近。冠氏有冢,云胡适晋?采樵既禁,崇祠在兹。祀典有举,神无不之。
孙星衍督粮道 阳湖人(摘自清道光《冠县志·卷之九·艺文志》)

6、重修薛公冉子仲弓墓祠记
予惟乙卯挑发于山东。窃喜近圣人之居,时谒孔孟两陵,且得便历齐鲁诸仙贤墓址。偶因公于役曹县,地有冉堌,相传为冉子仲弓墓,春秋后祀。因之,盖知其感于明《一统志》之岐说也。岁甲子,量移冠县,考此土古迹,有冉薛公墓。县志载:其高、广二丈许,在县北二十里之王段村。宋、元以来,墓侧有祠,岁久圮废。明冠庠徐司训捐廉购地,肖像立祠;太常寺少卿彭讳时为之记传,并附在郡志云。
兖州府东南五十里亦有仲弓墓,俗呼为“冉烟”。于是两说并存,无从征信矣。夫惟冠邑之有冉子墓也,见于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鲁人而葬晋地,当时必有见书而知其故者。一经秦火,以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然能令唐、宋之考古阐幽微显于千百年后,至今赖有明征,可知神所凭依,虽历久而不能没也。《水经注》:“济水东北径冕句县故城南,又东径秦相魏冉冢。”冉为秦宜太后弟。秦昭信范睢之说免相,就封始于穰而益封于陶,卒而葬于曹焉。世谓之安平陵,墓南残碑尚存,丽元时犹及见之。又,《山东考古录》:“曹县有冉烟,乃穰侯魏冉冢,今以为仲弓”云。然则,非薛公墓确然无疑,何得以名易吟耶?考冉子仲弓,其言行于《鲁论》《戴记》《家语》者不复具论。郑康成注:“伯牛、仲弓、冉子有皆鲁人。”《论语》正文引之《家语》,详其同族。今伯牛墓在东平,冉子有墓在郓城,而仲弓墓独在冠氏。古者葬不择地,亦不择时,正不必过为曲解也。
宋大中祥符元年,赠下公;咸淳三年,又赠薛公。予莅兹土,两载考证既明,奉祀宜亟。冠之士民黄希武、马元标、张宣等出资修葺,工竣告予,请记其事。予嘉其急公崇祀,并申请粮使孙渊如观察须发墓碑,哲匠鸿文,光荣下邑。爱于簿书之暇,勉为文记之,以附骥尾云尔。
清嘉庆十年五月刻石
徐霖 清冠县知县 浙江钱塘人 举人 嘉庆八年任(摘自民国《冠县志·卷之九·艺文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