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指点江山 |
如果延长退休年龄,老龄职工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障
7月3日,据〈南都报〉引用〈京华时报〉报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讨会7月1日在北京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这次专家提出的理由不再是所谓的养老金亏空,因为亏空一说已成众矢之的,再也不敢提了。这一次的理由是:据第二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了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这意味着全球1/4的老龄人口集中在中国。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将从2010年的9.7亿减少到2050年的8.7亿,其中减少的转折点将在2015年,年均减少量在366万。这样2030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将出现严重的不足!劳动不足是延长退休年龄的主要目的!
当然,制订一项国策的出发点不仅仅是要看这项国策对谁有利,最重要的还要看是否符合国家发展的内在规律。既然,相关专家建议将退休年龄在2016年起逐步延长,那么,专家们是否还考虑到,国家在此期间也要将相关的劳动法规和配套的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呐?
俗话说,多病故人疏,不才明主弃。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喜新厌旧,把老龄员工看成是烫手的山芋。虽然老龄员工把青春和才干都奉献给了企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力减少了,反应迟钝了;健康减少了,毛病增多了,甚至还存在着很多的潜在的风险,这些风险对企业来说都意味着利益减少的风险。你想企业怎么会喜欢老龄职工呐?于是乎55岁以上的员工,往往都是企业裁员的首选目标,都会以各种理由使他们下岗。55岁以后如果要找到一份工作更是“蜀道之难难以上青天”!哪个企业都不愿意做这样的冤大头啊!即使看中你的某项特长,也会与你私下签订一个协议,以逃避其他相关的责任。
员工如果是60岁开始退休,在55岁开始下岗,个人节衣缩食拼死拼活也能将就着把养老保险买完,毕竟是5年时间,咬咬牙也就过去了;现在延长到65岁,如果是50岁下岗,还有15年漫长的时间,凭个人能力,谁能够买得起这个养老保险呐?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国家要延长退休年龄,首当其冲的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完善劳动法规,强制规定企业不得无故辞退50岁以上的员工,以保障50岁上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提高60岁以上员工的医疗保险费用,因为,人进入60岁以后,生理功能有一个较大的衰退,过多地进行体力和脑力劳动,疾病也会相应增多,老龄员工在发挥余热的同时,也应该享受到社会给予的更多的关爱!
第三,增加60岁以上员工的休息时间,减少甚至取消60岁以上员工的加班时间。进入60岁以后,人的精力与年轻人相比肯定有一定的差距,他们不可能同年轻人一样没有完没有地上班和加班。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法规,保障60岁以上的老年员工一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
第四,制订相关细则,要求企业应照顾老龄员工,安排与60岁以上员工体力相适应的劳动强度的工作。
笔者认为,只有切实解决以上问题,才能在适当的时候逐渐延长职工退休年龄,才能保障老龄员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