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间,批判白专道路。早些年,提倡又红又专。不知从啥时起,专业精神悄悄远去,逐渐被人淡忘,以至于南郭先生比比皆是。
滥竽充数,毕竟南郭是小众,可怕的是一群南郭,那真正的吹手吹破腮帮子,也休想压过杂音,整不好,被南郭们踹出来。江湖险恶啊!
有个平时比较浮躁的孩子,报考城建学院,让偶顿悟,为啥近来老是听说哪哪房子倒了,那那楼塌了,原来南郭先生被提拔了。
老爸病重期间,在协和医院住了近九个月,那里的专家、医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ICU。在那里,你能感受到悠久传承的积淀与强烈的专业精神。从那里走出来,其它都不是定义里的医院了。
是啊,这个社会要的是短期收回报,快速见效益,钻研专业,也许需要一生,太out了!所以南郭先生大行其道,充斥着生活的各个角落。单位里,当着和尚不撞钟,评职称、升职时,才知道都是劳模、精英(人们的羞耻感越来越弱)。偶一颗牙,看了几个大夫,异口同声地:拔掉!偶不甘心,因为已过了换牙期。死保!历尽千辛万苦,历时几个月,终于保住了。感谢自己的执着,感谢还有专业的大夫。提醒各位,自己的物件儿,自己看好,南郭们只想充数。
最有意思的是健身房,南郭们纷纷上岗。练过几天儿,认为有点儿软度、有点儿力度就可以做教练了,嘴里念叨着刚刚学会的只言片语,端着还没找好的范儿,一节课做不了几个动作,生猛地朝会员下手。偶坚决拒绝他们靠近,偶的韧带偶做主!宝贝儿,姐练时,你还在吹鼻涕泡呢!咳,其实也蛮理解他们,为了生计,一天跑不同的场子,上N次课,没办法,用身体赚钱就是辛苦!曾听一位优秀教练说过:教练早晚被会员练残。偶也有一句话:南郭教练早晚把会员练残。
过去的南郭,大多底气不足,现在的南郭,已很有了气候,说不准哪天当了院士。想听纯正的竽调,奢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