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冶季公桥湾的“大泉沟生态餐厅”

(2022-10-31 22:16:42)
标签:

散文

美食

分类: 散文
        大冶季公桥湾的“大泉沟生态餐厅”


湖北大冶,本是赫赫有名的“冶金”之地。可如今,在大冶的乡村,创民宿美食之业的却愈来愈多。陈贵镇南山村的季公桥湾,就是其中一个较有代表性的民宿美食村湾。

季公桥湾原名“继功桥”。相传在清道光元年,迁居到此的周益公携家人在此继续“施粥”,而此前有一位被诰封“武德骑尉”的纪高公曾在此居住,其女就是嫁周益公为妻,并将此村庄作为“陪嫁物”,还在这里设了一个扶危济困的“粥站”,当地人便称此地为“功德桥”。因周益公迁入此地后继续“施粥”,后人便将此地改为了“继功桥”。岁月更迭,时间一长,再往后面的后人便将此地“继功桥”误作了“季公桥”或“继公桥”,再后来就干脆约定俗成了“季公桥”。

这季公桥湾深藏在大山怀抱,却紧邻大泉沟和小雷山两个生态型景区,周边山林、水库、塘堰、河流、稻田等一应俱全,布局如画。古有“酒好不怕巷子深”之说,而今这季公桥湾如此偏远,通往这里的“村路十八弯”,但依然有车水马龙般的队伍络绎不绝往季公桥湾来寻觅现代乡村的美丽生活,或民宿美食,或观光垂钓,或登山入林。当然,最多的是来品尝季公桥湾的美食,也兼顾了其他。此前,这季公桥湾无疑是地道的穷乡僻壤,所幸本土有几位出类拔萃的人物慧眼识山水,就在自家门口“兴师动众”改造起村湾里闲置的农房,村民以农房入股,便共同将闲置破旧的农房改造成富有江南风味的农家小院,分别将房屋设计为功能完备可对外经营的客房、餐包、厨房、娱乐房和土特产售卖展示厅,他们就地取材,在村湾口率性地立起了“大泉沟生态餐厅”的招牌。

在这群有识之士中,最先动议发动村湾族叔伯或兄弟的,是从这里走出去创业的八零后企业家刘晓东,他2003年即只身赴江苏无锡租屋创业,先后成立了两家“英思达”公司,做了响当当的“老板”,便于2017年又在家乡的这季公桥湾创办起“大泉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集智慧农业观光体验、龙虾休闲垂钓、藕田网红景点打卡、有机瓜果蔬菜采摘、生态农产品直播等基地于一体,而这个“大泉沟生态餐厅”,只是大泉沟“理想谷”的一处美食“打卡点”。

初次来此地,看到旧时的石磙、石磨、石臼、坛罐、门夹石等都被巧妙整合利用在农家小院,加之草木布局也十分得当,就颇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原以为此地村湾“空巢”,可进入村湾,随处可以看到各家养的鸡鸭自由自在嬉戏,还有鸭鹅在村湾小河中啄虾吞鱼,沿路菜园丰盈,门前屋后停满了小车,顿悟这里的人间烟火非同一般。傍晚,在如此有乡土气息的大泉沟生态餐厅木屋里坐了下来,便与几位同行的朋友一块点起这里的农家菜,要了这里秘制的瓦罐土鸡汤、鱼头烧豆腐、青椒炒南瓜和艾草糍粑,还要了一份米饭、一份柴火锅巴粥、一份特色“大冶烩面”。这瓦罐土鸡汤据说就是在柴火里慢慢蒸好的,火口到味道就好,品的汤是清汤,格外鲜美,鸡肉也是松软适宜,入口很爽;鱼是自家塘堰的,水质清纯,现吃现抓,豆制品则是大冶本土的强项,早就名声远播;南瓜是当地农家自种,青皮瓜粉,与青椒结合,炒的火口到位就是一份养生的农家味道菜,而艾草糍粑则在这里是第一次吃到,不仅颜色好看,而且口感脆中带绵,绵中揉脆,回味无穷;即便是这里大锅灶煮出的米饭和锅巴粥,都是香味浓郁,非同一般。

不一会,明月挂在窗外,照在农家庭院里十分优柔,远处的稻田和塘堰传来的蛙声一片,令我们似乎听到了天籁之音而坐不思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