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果味VC成份分析

(2010-06-11 10:38:10)
标签:

杂谈

果味VC成份分析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这是果味VC刚出来时写的乐评,可当资料,与前两天贴的《我该如何解释给你》http://liwan-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269821752010580154882/对比。

此评所分析样本,是他们当时出的《双重生命》。

从创作动机上来看,果味VC的音乐既非现实,也非想象,也不像是表达,而可能是对材料——声音的材料和文字的材料,比如音色、节奏、摇滚老三件的新语汇、词语感觉等——的理解和组织。

它的音乐重在三个乐境间的转换:1.清亮的、回响的电声吉他;2.浑浊的、燥烈的噪音流;3.乐队整体的节奏感。并由此制造了明-暗、动-静、急-缓、浓-淡之间的对比、过渡和彰显。

不加细听,很难分辨果味VC不同歌曲之间的区别,听十首歌有像听一首歌的感觉。它们的歌词模糊,很容易混成一片;它们的曲调一致,有一种果味VC式的调调;更重要的,它们的节奏始终表达了一种运动、旋转、回荡的感觉。

果味VC的调调,或者说果味VC式的歌曲,基本上毁掉了三段式歌曲的感觉,用的却还是三段式结构。它的分句不明显,段与段之间不明显,从平缓到高潮的作曲模式基本上被摒弃,加上它的乐句经常比较短,这就构成了果味VC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界限模糊的一个重要成因。这在中国很独特也很奇妙,但因为其旋律的美是细部的,其器乐的组织也是细部的、细腻的、连绵一片的,所以极不容易辨识。

形成果味VC式音乐的背后还有一部分成因,大概得回溯到几年前的不列颠波普运动(Britpop),音乐中洋溢的英式摇滚气味儿,虽有变形,但还是很明显,比如,典型的四人组:吉他、贝斯、鼓加主唱;迷人的英式小调加摇滚三件套;艺术趣味浓厚的城市浪漫劲儿……在中国,它或可看成“清醒”1音乐的一种延续。

自北京新声以来,中国摇滚进入了对新生活的表现和表达,同时越来越不能承当意义的角色,人们对摇滚一直期待的对现实的锋利指认一直搁浅。果味VC迷陷得更深,它的语义可能是自有摇滚以来最弱的,尤因于此,这是一个难以言说的乐队。

2002年1月6日

注释:1、“清醒”,大陆摇滚乐队,深受不列颠波普影响,1997年发表首张专辑《好极了!?》。

此文纸媒版本载《五年顺流而下》,南京大学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