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过身

(2010-02-01 09:20:27)
标签:

杂谈

本文纸媒版本在《南方人物周刊》

“声音碎片”是2002年以来最重要的中国摇滚乐队——以近乎默默无闻的方式。当整个中国摇滚乐都失去了神魂,它没有失去神魂;当几乎所有的摇滚乐手都不能再有效地、发自内心地抒情与歌唱,它还在抒情与歌唱。中国摇滚乐除了青春期,还能有什么歌唱的可能?2002年,《世界是噪音的花园》;2005年,《优美的低于生活》;2008年,《把光芒洒向更开阔的地方》;我眼见着它的神魂一天天强大,耳听着它的抒情与歌唱愈加的激越嘹亮。

“声音碎片”是这样五个人物:作词/主唱/木吉他,马玉龙;吉他,李韦;键盘,刘光蕊;贝斯,宋炜;鼓手,秦少建;而整个作曲与编曲,则是整个乐队。这不是一开始的阵容,经过了6年,这阵容在变化、扩大。据说,“声音碎片”的原始成员是三位画家。也只有画家,才能做出画面感如此之强的音乐。在不接触这个乐队之前,你简直无法想象,幻觉可以达到如此清晰的程度,音乐的想象力完全可以达到具体视觉的高度。

转过身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美。如果你不进一步地加以细究,你就会停留在乐队的这个特点上:美,这是一个塑造美、擅长美的乐队。清亮的电吉他,充满想象的鼓声,提供色彩和背景的键盘,让气氛进一步浓厚的贝斯,然后,像灵魂那样拔于地面、接近天堂地歌唱,美。

这几乎近于奇迹。如此简单的元素,却绵绵不绝地创造出如此深幽、如此壮阔、如此感人、如此千变万化的乐境。我想,不会有谁称他们乐器高手,但他们用简单手法做出的高明音乐,比乐器高手的高超技术更让人难于想象。主唱马玉龙的嗓音天赋即使称不上糟糕,也实在可以用“贫瘠”一词形容,但他是怎样在歌唱?这歌唱是大喘气的、奋力的、捉襟见肘的,但又是卓绝的、超越性的、迸发着生命的全部激情。在没有办法更超越的地方,而他又实在必须超越,超越出肉体,超越出人间的限度,啊,因此而出现了美妙的,贫困的,与其说是肉嗓、毋宁说是用渴望臆想出的假声。

以马玉龙贫瘠但超绝的歌唱,以五位乐手节制、经济又绝对绰绰有余的演奏技术,“声音碎片”几乎接近了原创性。不要小瞧这点,在中国走向世界、大口大口吞食西方的摇滚乐履历中,在中国被全球化的世界大同、被人类时尚的千篇一律紧紧包裹之时,原创性,几近是难以达成的一个梦。

我最惊奇的还不是这些,我最惊奇的是:要有多大的力量,多坚强的内心,才能像“声音碎片”那样歌唱?当世界如此巨变不息,当正经历的一切转眼成过去,当精神被物欲追逐得没有立锥之地,当价值、标准和宁静的心被比特的轰笑淹没,当人类的田园被工业化的高速推土机夷平,当中国人被企业竞争追赶得再没有一分钟的空闲……森林已经没有了,那只神鸟会停在什么地方歌唱?如果它侥幸未死,它的心脏必然迸裂。如果它还有眼睛,它应该看到这惨绝人寰的灾难。它还会唱吗?它曾经的美妙歌喉,应该再发不出美妙的声音!

“声音碎片”在歌曲中提及了摇滚乐失语后的境况,它是这么说的:

经过一个村庄之后/我们突然失去了语言/经过一座城市之后/我们刻意丢弃了声音/一切表达都是多余/温暖不了某个夜晚/唯有情歌貌似单纯/会唱的人却已经沉默(《情歌而已》)

是的,这已经是一个情歌的时代,“唯有情歌貌似单纯”,还可以唱,那些失去了歌唱的人,还可以以此假唱。对这个不分白天黑夜,只有情歌的时代,马玉龙批评说:“最好给你一片空旷/让你失去喧闹的勇气”。他还提议说:“没有方向就去寻找/别的一切都已不重要”。

这完全是一个理性主义者的态度,在批判现实时,它就是“声音碎片”的态度。更尖刻的批评出现在《随意跳舞吧》,它是这么描述我们的现实的:世界很辽阔,多么适合于飞翔,但是“跑不起来,只能一直跳舞/飞不起来,只能一直跳舞”。

面对这个憋气的、狭隘的、让人飞不起来的时代,“声音碎片”的批评并不起眼,毫不锋利、尖锐,也就是能指出事实而已。它的奇妙并不是在这些方面,而是在那些隔着一定距离的、似有所指、若即若离、暧昧模糊、闪烁其辞的象征上。

比如,“一朵云的骄傲/轻浮得没有重量/风一吹/誓言就凌乱”(《天边一朵云》);再比如,“每条路都通向这里/只是出口隐藏得太深/所以每条街都像在突围”(《陌生城市的早晨》);又比如,“所有路在分岔以后都陌生/每种选择都隐喻了纷乱/轻狂的人再也追不上流年/星光照亮他回家的路”(《星光照亮你回家的路》);还比如,“幕拉开,音乐响起/一个舞台完成起伏/投入也罢,冷漠也罢/反正导演你不认识”(《黑白电影》)……

距离拉开后,“声音碎片”显露出了智慧。它确实是站在荒原上,发现一切皆毁,但是世界辽阔如初。正是从这里,“声音碎片”获得了它的勇气,获得了它傲视人间的歌唱,得到了它的艺术哲学,这哲学让它坚定。它发现的真理是:“经过的人没有名字/只有城市接近不朽”,“唯有晨光从容,没有疑问/新鲜如初”;“遍地是人们曾经的骄傲/时光遗弃了轻浮和狂妄/唯有晨光荣耀,落日辉煌”。

呵,晨光荣耀,落日辉煌,这宇宙的宏大正义,这世界的荣耀辉煌,怎不令人振奋,歌唱!如果只是发现了尘埃,发现每一个人都穿越不了世界,发现人的一生比朝露还轻,这还不是“声音碎片”;“声音碎片”的独特是在这一切之后,站在废墟上,面对一切毁灭、流逝、变迁,不管世界如何崩坏,采用了一种无比坚定的抒情姿态歌唱,以尽享这伟大的壮丽的美:

转过身世界就小了/转过身生命就轻了/转过身光芒来自你的心/如果你还在仰望/请回头一路狂奔/把光芒洒向开阔(《把光芒洒向开阔之地》)

“声音碎片”转过了身,开始歌唱,将一些咿咿呀呀没有字义、辨不清声音的高音,放在歌唱的最高峰,放在灵魂的风口,放在闪烁其辞的诗句之中。这是一种卑微的骄傲。他本是背叛过的人,现在收起了翅膀,越来越习惯空旷的地方,他的声音正是这一片空旷之声;但是他超越了这份空旷,以灵魂的骄傲,把光芒洒向更开阔的地方。

某个眼神通过时间/最终依旧柔情似水/某句誓言通过时间/最终依旧纯洁如初

某个姿势通过时间/最终依旧挺拔坚强/某种勇气通过时间/最终依然毫发无伤

剩下的鲜花/开在你心里/剩下的酒杯/无须斟满/阳光在敲门/不带来阴影/幸运的人呵/双手合十(《幸运的人》)

转过身是不是软弱?在废墟中歌唱是不是自欺欺人?这着魔般的声音让我相信,决非那么非此即彼,决非那么简单。听听《陌生城市的早晨》,这可能是继上世纪末中国摇滚乐失声以来最震撼人心灵的诗章。

热爱灵魂的人们,起来吧,请支持这一份灵魂之声。我们是幸存者,“声音碎片”是幸存者,支持它,就是支持我们自己,养育起那一份,有可能重新勃发、抟旋、飞越到灵魂高处的不灭的人类精神。

2008年11月2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