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说谈片(5)

(2023-12-19 01:16:48)
标签:

星座

文化

时评

情感

教育

                      小小说谈片(5)
                                                                杨晓敏
我们总想以少的文字承载大的思想容量和艺术含量,唯有故事简约、描写精准和人物聚焦才能体现出来这一点。那些总在故事叙述上下功夫,在人物肖像上浓墨重彩而不注重删繁就简,不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发现和深刻体味,除了会让人觉得文学意味少些,也会感到故事的平庸。

诗意是作家写作中情绪的自我表达,把骨感的现实或无垠的想象在描述中变得委婉柔韧,所营造的抒情氛围,多呈画面感,有利于读者潜行其中。比喻、象征、照应、通感等手法的运用,突破文字的限制,让叙述鲜活亮丽,联想由此及彼,营造出来的意象飞扬,美感丛生。

文学作品是写作者的精神自传,它所表达的主题旨趣,包括作家的经验和创作灵感的来源,以及所达到的文学成就高度,一是与作家的社会认知、艺术造诣、思想境界等密不可分,二是和写作者生活中经过的、听过的或想象过的事情回环缠绕,相互关联。

小小说业界近些年的部分作品,逐渐淡化了小说中的故事元素,似有散文化倾向,一度弱化了小说的可读性。作为小说,假如一个作家以编故事见长,不辅以艺术形式补之,那会显得浅平些,读后如风过耳。假如一个作家有语言艺术的优势,忽略了人物在故事活动中的闪转腾挪,同样会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小说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好的小说读后,让人看到的是人物性格与人物形象的鲜活灵动,以及所携带的思想内涵让读者去想而不是去猜,不能读起来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风格的相对稳定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往小处说是艺术表现力成熟的重要标志,甚至不署名字,读者也能认定是你写的作品;往大处说,这种由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艺术素养、情感倾向、个性特征等综合因素,在艺术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独创性的艺术审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呈现出大众审美趋势的某种共性和无限的丰富性。

文学的精英化写作与大众化写作,应该是作家根据自身的天赋与兴趣所做出的选择,也宽泛地对应着社会各阶层读者的不同需求,譬如四大名著就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化品质。《红楼梦》(精英文化质地),《三国演义》《水浒传》(大众文化质地),《西游记》《通俗文化质地》,数百年来,已成为百读不厌的经典。因为,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小说艺术,无论如何强调它的文学性,也始终离不开讲故事的金科玉律。

对比和衬托是两种相似的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为了突出人物的不同个性和命运,或者厘清事情的主次关系,以深化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让人们在比较中进行有效鉴别,比如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的差异,即使同一类别,也因“好花还要绿叶扶持”,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