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创作谈片(2)
(2023-11-10 20:20:27)
标签:
星座文化时评情感教育 |
1、作为小说,仅仅提出问题只是个“立意”,在立场、站位与视角上体现的是作者的思想内涵,平庸还是深刻,高下立见;如何调动艺术手段来反映这个问题,即通过故事结构、情节设置、细节刻画、语言叙述、人物塑造、氛围营造乃至留白闲笔等等方面,从字里行间,折射出作者的情怀与审美趣味,并且融入作者极为个性化的爱憎情愫,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考验的是作者的禀赋、想象力与创造性;即使这样还是不够的,因为提出问题、反映问题之后,则需要解决问题,所以小小说也称其为“结尾的艺术”,“把艺术的击打力放在最后”,彰显的是作者的境界、气度与智慧量级。
2、写好一篇小小说有很多因素,一般来说,要经得起思想内涵、艺术品位和智慧含量的综合考量,但让人读起来就能粘住眼球,读后津津乐道,除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之外,把人物形象塑造成独特的“这一个”,也会成为关键。按照哲学原理,事物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差异,有共性与个性的不同,文学有“民族的即世界的”一说。从小说人物角度来讲,能否让笔下的人物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从他的言谈举止,他的行为方式上,焕发出个性的光彩,的确是衡量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
3、精练和含蓄是小小说创作的基本法则。语言的简洁明丽,结构上的变化和节奏,抒情时富有感染力,营造出画面效果;娴熟地驾驭千把字,集中而凝练地写好一两个人物;叙述故事,内涵深刻,隐匿着新颖独特的意象。我们常说,小小说与诗接缘,应有简约通脱、言简意赅的文字约束。修辞手法用好了,无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比喻、象征、照应、通感等,突破文字的限制,让叙述鲜活亮丽,联想由此及彼,营造出来的意象飞扬,美感丛生。
4、形成独具艺术特色的创作风格,历来是作家们所追求的目标。风格的相对稳定对于一个作家而言,往小处说是艺术表现力成熟的重要标志,甚至不署名字,读者也能认定是你写的作品;往大处说,这种由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艺术素养、情感倾向、个性特征等综合因素,在艺术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独创性的艺术审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呈现出大众审美趋势的某种共性和无限的丰富性。
5、历史的厚度、人性的深度和艺术的魅力等标准,是从精英文化、严肃文学的角度来对优秀作品评判的,对主要作为大众文化组成部分的小小说来说似乎并不完全适宜。但文学从来都是人学,无论长篇短制,当然都不应忽略了沧桑感、厚重感和批判意味,都不应忽略了它的诙谐幽默和哲学思维,以及它的雅俗共赏与智慧含量。正是因为这种和现实生活零距离接触的写作,才使得颇具兼容性的小小说,直接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大潮,长此以往,何愁不能永驻在大众读写的广阔视野呢。
6、文学创作是作家的个性表达,作家在每一件作品里,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气息。即使不同题材的作品,那种结构形状、叙述方法、人物个性、审美态势、认知能力等,在作品外在的形象描摹和内在的逻辑关联上,也多有异曲同工之处。小小说体量小,创作数量容易高产,虽不能让每一篇作品都创意迭出,标新立异,但并不影响作家在拥有成熟的文学观念和娴熟的创作技巧之后,让作品与作品之间产生出别致且微妙的差异,各自散发幽独的芬芳,当这些作品的整体质量一旦达到相对的某种艺术高度,便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创作风格。
7、从一种文体的意义上来说,作为小小说读写的人应该是幸运的。我们现在谈别的文体的前世今生,比如诗、散文、长中短篇小说,戏剧等,起码要从几百年前乃至上千年说起,也只能从资料堆里去打捞钩沉,检索梳理。然而小小说是个时代文体,大致只有40年的历史,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是这种新文体的参与者。如果想讨论当代小小说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走向:论及那些倡导者、编者、作者乃至名篇佳构、重要刊物、重要选本、重要奖项、重要事件以及理论观点等等,差不多都能扳着手指说出个子丑寅卯,因为小小说的读写者们一路走来,这些人和事以及那些经典篇什,大家如家常一般熟悉。
8、文学的精英化写作与大众化写作,应该是作家根据自身的天赋与兴趣所做出的选择,也宽泛地对应着社会各阶层读者的不同需求,譬如四大名著就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化品质。《红楼梦》(精英文化质地),《三国演义》《水浒传》(大众文化质地),《西游记》《通俗文化质地》,数百年来,已成为百读不厌的经典。因为,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小说艺术,无论如何强调它的文学性,也始终离不开讲故事的金科玉律。在千把字的篇幅里,语言是提升艺术品位的至尊法宝,它能使小小说表现出多层次的内涵,脱离简单审美的窠臼。
9、一个有追求的写作者,创作风格趋于成熟的标志之一,表现在笔下的文字开始力求多变,并且在情节讲述上逐渐显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作者对于自己要表达的东西,应有游刃有余的把握。小小说文体创作手法唯有不断丰富,对于创作边界的持续开拓,才能和小小说文体一起共同成长。我们常说“小小说不小”,就体现在这里。对于生存的深邃考量,会成为小小说这艘帆船上的压舱石,使小小说以小的身躯,有限的字数,传导超乎寻常的信息和能量。漫不经心的文字弥漫着散淡的心态,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无足轻重。
10、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谈狐说鬼,曲笔为文,情节怪异谲诡,迷幻曲折,驰骋想象,极尽闪转腾挪之能事,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作品对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以及对丑陋人性的辛辣讽刺,体现出作者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切体验与洞察力。那些聊斋人物或花妖狐魅形象,是俗世中人的各种脸谱再现,后世视《聊斋》为古代文言精短小说的典范。聊斋故事的文笔灵动简约,叙述的层次井然,创作手法极具创新意识,似一眼永不干涸的活泉,滋养着一批批文学爱好者。他们也以老瓶装新酒的形式,将聊斋故事新编,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给读者带来一番别样的阅读体验。
前一篇:小小说创作谈片(1)
后一篇:小小说创作谈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