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名家精品文库(序)
(2022-11-13 22:50:35)
标签:
星座文化时评情感教育 |
小小说名家精品文库(序)
杨晓敏
当代小小说于20世纪80年代兴盛至今,从参与读写人数、生存时间长度和独具的艺术魅力上,已成为当代文学读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小说简约通脱,雅俗共赏,注重思想内涵的深刻和艺术品质的锻造,小中见大、纸短情长,自有其相对规范的字数限定、审美态势、结构特征以及艺术规律上的界定,在写作和阅读上从者甚众。平民艺术的质朴与单纯,简洁与明朗,加上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极其本色和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和力,无不加速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形成。小小说文体成熟的标志是,有琳琅满目的经典作品,有数以百计的代表作家,有从创作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文体理论体系以及两代以上读者的阅读认可。小小说作为一种时代文体,与源远流长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文脉相承,是与时代进步合拍的文化建设成果。
在当下的文学大家族里,小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从多方面调动了大众对文学的参与、理解和认同,为提升全民族的审美鉴赏能力,为传播文化、传承文明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另一种可能”。小小说成功地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打开了大众文化的通道,对于文化市场的介入与渗透,悄然构建了多元的文学读写格局,对于潜移默化地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应属一项首推的系统工程。小小说让文学回归民间,大众参与阅读,大众参与创作,本身就形成了自觉的文化选择。参与读写的过程,亦是致力于进步的文化行动。让普通人在读写中增长智慧或者得以心灵愉悦,为时代进步提供大面积的“大众智力资本”的支持,无论如何都是文学和社会的幸事。
《小小说精品文库》的编选与出版,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有较高艺术水准、值得珍藏与阅读鉴赏的优质读本。以作家为经,以作品为纬,遴选精品佳构,推介名家新秀,致力于为文化市场提供大众的读写需求。入选作家的六本小小说作品集互为观照,组合出一处千姿百态的文化景区,在遵循文学艺术创作规律的前提下,兼容和尊重作家在选材、形式、立意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性劳动,从中可以窥见作家们对于题材选择、创作个性和艺术趣味的审美追求以及反映生活、观察世界的认知能力。
津子围以写中长篇小说为主,获誉甚多,这本小小说集《星星之城》的创作显得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既秉承了《左氏春秋》《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深厚传统,又充分借鉴了欧亨利、博尔赫斯、鲁尔福、科塔萨尔的叙述技巧,所选小说集中刻画了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选材自由,写法多变,人物个性鲜明,文气充沛通达,全方位呈现了小小说世界的丰富性与各种文学品质抵达的可能性。作品富有想象力,情节诡异,立意深远,结局常常出人意料而发人深思。作品能够在小小说“螺蛳壳中的道场”里营造出场景、色彩、气味和温度,追求大境界,对人性有深入的探索和挖掘。作品的内在逻辑连贯无隙,语言有弹性有节奏,自然流畅,妙趣横生,阅读起来读者的参与感强。
赵新是年逾八秩的老作家,毕生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已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乡里乡亲》所描述的农村生活丰富多彩,生动新鲜。作者关注社会现实,尤其是关注农村变迁中农民的切身感受,在有限的篇幅里,通过活生生的人和事,像一位乡村歌者吟唱他们的喜怒哀欢,所思所想,他们的生存状态、处世态度、心灵渴望以及爱憎。他的小说人物是从村子里那些茅屋瓦舍中走出来的,是从阡陌纵横的田间走出来的,那些人物的身上散发着泥土的味道,散发着小麦或高粱的清香。他们一个个鲜活真实,栩栩如生,参差错落地生活在那片大平原上,把那块土地装点得生机勃勃。身边的故事,熟悉的场景,加上深邃的思考,写活了各色人物,成为一种简洁明了,呈现动态状的叙述艺术,令人赏心悦目。
在聂鑫森的《小人书店》里,可以感受到作家深厚的国学素养,在塑造人物时所倾注的人类尊严、达观自信以及对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表现出地道的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功力,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派和古典主义的人文情怀。另有一种专业的、新鲜的、流畅的相关物事的常识性描写,愈发引人入胜。作品切入当下的现实生活,塑造了长街小巷、工厂、农村、学校的能工巧匠、高人雅士、普通劳动者,他们各有各的精彩故事,各有各的胸襟气度。在“故事”之外,作者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透现人物的文化品格,擅长描写那些被传统文化深度浸染的人物。讲究小说的谋篇布局、语言的精致隽永,在艺术表达中通过高雅审美,折射出理性的光芒。让读者品啜之中,余味愈浓。
刘建超的《老街故事》对“古城老街”民俗风情的系列描写,以当代人的视角呈现豫西百年的民间传说、人物故事。作者用充盈的笔墨渲染展现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对人情世故的体察中,揭示民族的文化心态和处世态度。通过对市井生活的体贴感知和深沉濡染,勾画出一幅富有生命力的老街风情图,各色人物在画卷演绎着生活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形成众声喧哗之势。在繁杂喧闹的世俗图景背后,隐藏了作者对平凡人物人事命运的关注和体察。作品具有英雄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底色,塑造的人物对社会、家庭和责任勇于担当,即使是市井人物,也多是嫉恶如仇、有侠肝义胆的角色,形象饱满生动,故事构思巧妙,素材剪裁自如。这种挟带着人性、尊严、道义的永恒题材,所营造出来的艺术氛围,本身就契合读者的阅读期待。
范子平的《都市沙漠》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当下生活的再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的变迁。这些小小说把聚焦点对准人物的心理层面加以透视以反映生命与生存,通过对底层生活的入微观察与体验感悟,尤其对大众生存状态的复杂性进行形而上的探索思考,引发对某些现存价值观的反思,把对人性拷问的探索,对故事深层的文化思考渗入小小说情节之中,呈现出独特的艺术张力。在构思上机智善眚,从形式到内容,从生活现象到生活本质上展现矛盾,集中体现在抓住生活中内容与形式的反差、现象与本质的矛盾来提炼故事情节,使这些小小说拥有了幽默、讽刺、隐喻以及抒情的力量。作品注重思想内涵、艺术品位和智慧含量的综合考量,让人读起来能粘住眼球,读后津津乐道。
佟继萍生长在蒲河岸边,把蒲河视为灵魂栖息地和精神家园,《蒲河之约》以细腻的叙事和独具民俗风情的描写,在熟悉的蒲河两岸构筑着自己的小小说王国。尤其对小镇人物的关切及艺术性还原,摇曳着古典美的情感,散发着泥土芬芳和迷人的幽香。作者洞悉普通人的兴衰际遇,深层次揭示了职场人物的复杂环境和微妙心理,扎实灵动的文字,展现了作者艺术表现力、心理描写和气氛营造相得益彰,产生出良好的艺术效果,作品耐人寻味。笔下的人物刻画细腻,形象生动饱满,性格鲜明,语言清丽脱俗,舒缓有致,浓郁的地域风情迎面扑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好的小小说应是思想内涵、艺术品位和智慧含量的综合体现。所谓思想内涵,是指作者赋予作品的“立意”,它反映着作者提出(观察)问题的角度、视野、深度以及批判意识、质疑姿态等,深刻或者平庸,一眼可判高下。艺术品位,是指作品在塑造人物性格、设置故事情节、营造特定环境中,所折射出来的创意、情怀和境界等。而智慧含量,则属于精密判断后的“临门一脚”,是简洁明晰的“临床一刀”,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和质量,见此一斑。
《诗经》作为文学之源,来自民间应属“平民艺术”,自楚辞之后文学进入了士大夫即精英阶层,一直以“主流”的生存姿态渐成少数人的事,至20世纪80年代经济崛起带动文化教育普及,加上网络等现代媒介的便利,当代文学读写开始在民间复苏并勃兴,文体流变数千年后,小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读写文体,终于又与民间的《诗经》在艺术精神上悄然接续,营造出一种由大多数人参与读写的文学生态。
一茬茬优秀的小小说作家浮出水面,一批批堪称佳构的小小说作品炫人眼目,在赢得作家的文学地位的同时,也为社会大众提供了量质兼具的优秀精神食粮。因为这些以创作精短作品的作家们知道,在同样具有思想内涵、艺术品位和智慧含量的前提下,节省阅读时间就是对读者的最大尊重,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一次哪怕是简单的快乐,也令读写者们乐此不疲,而一次次地快乐叠加,会为我们的伟大时代和人生旅途平添缤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