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之旅游记18夜游二连市

标签:
李兆燕生活记录 |
分类: 中蒙俄K3国际列车之旅 |


18
2019-05-29-21:25
上图是我们从二连站国际候车室出来后夜游二连市的行走轨迹示意图。我们沿迎宾路向东南行至站前广场,然后沿新华大街向西南行至团结路。行至团结路后,因再往前没有看到亮灯的建筑,更没有营业的店铺,随即按原路返回。
走出二连站国际候车室看到的市区街面。
二连站国际候车室马路对面正在营业的商店与餐馆之一。
二连站国际候车室马路对面正在营业的商店与餐馆之二。总共营业的店铺约十家左右。主要服务对象是乘坐K3的旅客们。
站在二连站前的迎宾路上向西北看。
站在二连站广场前的迎宾路上,向东南看,前面为新华大街的东北入口处,红楼为二连的一家豪华酒店——海丰大酒店。
沿迎宾路向东南走200多米,即来到二连站主楼的前广场。在前广场前矗立着一块红白相间的宣传牌。上面用中文和蒙古国文写的是:“二连浩特第三届国际民族特色产品博览会”,下面写的是“5月23日至6月3日”,“二连浩特国际会展中心”。看得出这是在给从蒙古国来到二连的客商指示地点的一块宣传牌。
所谓“蒙古国文”并不是传统的蒙古文,我国蒙古族使用的是传统蒙古文,也称回鹘蒙古文。在蒙古族传承了800多年的回鹘蒙古文,是由成吉思汗1204年征服了蒙古高原西部、与蒙古民族语言非常相近的乃蛮人(回鹘人)之后,发现了他们使用的畏兀尔文,遂让蒙古诸王以畏兀尔文字书写国言。此后,该文字在蒙古各部落广泛流传,此文字也被称为蒙古文。
外蒙古自1924年脱离中国后,深受前苏联影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苏联把文字拉丁化的方针,创立了拉丁字母蒙古文;四十年代又随着苏联斯拉夫化的方针,在蒙古文字中加入了俄文字母,形成了后来的、也就是宣传板上书写的西里尔蒙古文。不过这种文字在蒙古民间并没有广泛应用,只是在官方和知识分子中使用。为了恢复传统文化,蒙古国从2010年开始,规定公文和信函必须使用回鹘蒙古文;2014年进一步规定,2020年废除使用西里尔蒙古文,使用传统蒙古文字。
站在迎宾路与新华大街交叉口处,看新华大街。
新华大街上位于友谊路西北口处正在营业的商店。
新华大街上位于友谊路东南口处的中国国际旅行社。
站在新华大街看友谊路东南方向。
位于友谊路与团结路之间、新华大街路西北的太平洋国际饭店。
位于新华大街路东南、太平洋国际饭店对面的皇·吉日嘎拉图饰品店。
站在新华大街看团结路东南方向。团结路右前方为中国银行二连分行。
站在团结路与新华大街路口看到的位于团结路西南口正在营业的快捷酒店。
站在团结路口看新华大街西南方向。
站在团结路口看新华大街东北方向。
-----------------------------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