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建民
酒店中的业态跨界正在迅速发展。对各位酒店开发商与管理者而言,如何抓住酒店业态创新的机遇,需要研究与回答三个问题:酒店业态跨界发展的基本含义与动力;国内外酒店业态跨界发展的主要历史与趋势;酒店业态跨界发展的制胜要点。

三亚文华东方酒店外景。
酒店业态跨界发展的动力
酒店业态本身有两种含义,其一是“业”,指满足旅游者需求的酒店产品、服务与活动的等级、类型、规模、位置的状况;其二是“态”,指酒店产品的经营管理模式。
依据酒店业态的两种含义,酒店中的业态跨界,也有两种含义:第一,就是指将原先不同的酒店类型融合在一起,或者指开创全新的酒店类型。第二,就是指酒店经营模式的跨界发展,包括从单体酒店经营模式跨越至连锁酒店经营模式或联营酒店经营模式,或者选择酒店开发商、酒店品牌营运商与酒店管理商之间的不同的合作管理模式。
国内外酒店业态在产品跨界方面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交通便利导致市场扩大与多元化,旅游者收入水平与教育水平提高产生对酒店文化品质的追求,旅游市场细分产生对各种特色酒店的需要。国内外酒店业态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跨界发展的基本驱动力是满足高附加值宾客的需要,竞争的加剧,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如何有效整合利用酒店内外各种经营管理要素的压力,以及对规模经济与品牌净资产价值的追求。

香格里拉酒店成为商务酒店和休闲度假酒店融合的典型代表。
国内外酒店业态跨界发展的趋势
国外酒店业态在酒店产品方面发展的主要历程是:从12世纪到18世纪的客栈(Inn)——主要满足为宗教或经商而外出的旅行者的需要,发展到19世纪初的大旅馆——主要为满足王室、贵族、官宦、巨富和社会名流社会活动的需要,发展到20世纪初商业旅馆——主要满足从事商业活动的旅游者的需要,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的汽车旅馆,然后呈现出会展旅馆、胜地度假旅馆、邮轮旅馆和精品酒店百花齐放的局面。
国外酒店业态在酒店经营管理模式方面发展的主要历程是:从由业主投资与管理的单体客栈酒店,发展到由合伙人共同投资与经营管理的现代合伙酒店,如1952年开业的美国假日酒店(Holiday
Inn),就是由其创始人Kemmons Wilson与其合伙人Wallace Johnson
一起创办的;发展到酒店品牌的特许经营;再发展到输出管理。目前,美国不少酒店采取的经营管理模式是酒店开发商、酒店品牌营运商与酒店管理公司三者的合作经营与管理模式。
我国酒店业态跨界在产品发展方面的主要趋势是:
(1)将酒店与历史文化建筑融合发展,产生了精品酒店的新业态。随着我国中高收入阶层的出现,其中有一部分“小众顾客”对历史、文化、创意建筑有特别爱好,酒店开发商就利用著名的历史文化建筑建设精品酒店,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上海的首席公馆酒店,这座建筑1932年由法国著名设计师拉法尔设计,为昔日上海滩风云人物黄金荣、杜月笙等人合股公司的办公地所在。
(2)将城市商务会展酒店与休闲度假酒店融合,产生了城市商务度假酒店的新业态。传统的城市商务会展酒店具有比较完善办公功能的客房与会展设施,现在再加上自然的山水环境与水疗服务设施,变成了城市商务度假酒店。其典型代表是香格里拉酒店。
(3)将国宾馆与会议型酒店融合发展,为国宾馆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传统的国宾馆是为小众领导服务的,但是国宾馆往往拥有较大的空间与优美的环境。如何充分利用国宾馆的资源优势,提高其经营效益?增加会议设施与服务就成了较好的选择。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就是上海西郊宾馆。
(4)将酒店的建设与设计、艺术融为为一体,产生了设计酒店或艺术酒店。其典型代表是喜达屋的W酒店。
(5)将乡村的民俗、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与度假酒店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产生了新的历史古镇、山村、郊野的度假酒店。其典型代表就是悦榕庄酒店。悦榕庄在建筑及装潢摆设上融合当地的特殊风格,
以反映当地的风土民情。悦榕阁艺术品零售店作为与社区合作的窗口,经营当地的手工艺品、独特礼品和美容产品。

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和历史建筑的结合为奢华做了重新的定义。
我国酒店业态跨界在经营管理方式上的主要趋势是:
(1)本土酒店的国际化。本土酒店的国际化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国本土酒店请国际著名酒店集团进行管理、特许经营,典型的是1982年北京建国饭店请香港半岛集团管理。第二阶段是我国本土酒店集团对国际酒店集团进行收购或合作,走出去到全世界经营管理酒店,如海航酒店集团利用自身具有的资本优势与国际品牌联合,在国外拓展。
(2)本土酒店公司从直接投资管理酒店,到输出管理酒店,到特许经营管理酒店。例如,1996年创业的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至今已有670家酒店,2002年创业的如家酒店集团,2011年第一季度已有开业酒店848家,都走过了上述发展历程。
(3)本土酒店从单体经营到主动加入连锁酒店集团或酒店联合体开展规模化、品牌化经营。例如,经过8年发展,目前已经有75个城市的114家四星和五星酒店加入了世界金钥匙酒店联盟。
(4)本土酒店品牌的多元化经营。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先发展经济型酒店品牌——锦江之星,以后发展低价快捷酒店品牌——百时快捷酒店,接着又发展中档商务型酒店品牌——白玉兰酒店。
(5)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后的升级与转型经营。温德姆旗下的豪生酒店在美国主要是特许经营,在中国转型为输出管理经营。

酒店业跨界发展成为业界的趋势。
酒店业态跨界创新的制胜要点
酒店业态跨界创新发展的制胜要点是:要拥有规模经济;要培育顾客对新业态的需要;要注意避免自己拥有的不同业态品牌之间的过度竞争。
要拥有规模经济。例如,洲际酒店集团、豪生酒店集团表示:由于精品酒店的市场规模与客房规模较小,大的酒店集团很难有兴趣对它们进行经营管理。原因是:酒店管理集团可以提取的经营管理费较少,同时,精品酒店的设计与管理具有独特性,难于大规模复制。
要培育顾客的需要。
要注意避免原有不同业态品牌之间的过度竞争。例如,如家酒店集团现有三个酒店品牌:如家快捷、和颐、莫泰168。如家快捷是商务经济型酒店品牌,莫泰168是休闲情侣经济型酒店品牌,和颐是中档商务型酒店品牌。不同酒店品牌有特色与市场间隔,就可以避免内部的过度竞争。(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