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威海拥有300余心理咨询师 市民心理有疾很少问诊

(2012-11-05 13:11:51)
标签:

杂谈

 华夏心理导读:10月26日,我国首部保障精神障碍患者权益的法律——《精神卫生法》出台。根据规定,用人单位、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创建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社区环境。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300多名心理咨询师,学校、社区、医院纷纷开设心理咨询室,社会上也开办了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健康服务正在我市逐渐普及。

  每周星期三,高区怡园街道办事处中盛园居委会的王春娜都会准时来到社区心理咨询室坐诊,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除了中盛园社区,东北村社区等社区也都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一些咨询室还聘请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各类人群就近解“心结”。

  陈剑是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处心理指导中心的专职心理咨询师。他告诉记者,学校与学生心理咨询有关的老师有6位,专门负责对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咨询。校内各院系也都设立了心理谈话室,由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大部分辅导员都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另外,各班级班干部中都设有心理委员,对身边出现心理困惑的同学进行示范或引导。推荐阅读:怎么报考心理咨询师

  “我同时还是环翠国际中学的校外心理辅导老师,该校师生遇到什么心理问题,我都会去帮忙解决。”陈剑表示。记者了解到,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威海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负责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干预。为了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目前他们聘请了8名心理咨询师,通过面对面交流、网上在线交流等方式,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市教育局有关人员表示,目前全市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并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帮学生们疏导考试挫败感、解决对学习没有兴趣等心理问题。同时,定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除了学校、社区开设心理咨询室外,市区的大多数综合性医院都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或者精神障碍门诊,市区也有一些个人开设了心理咨询机构。记者从市民间组织管理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他们登记的私人心理咨询室共有10余家,服务项目涉及家庭教育、青少年厌学等多方面的心理咨询业务。来自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这两年,报考心理咨询师的人明显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有300多人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相关新闻:

  威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实现全覆盖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李强)昨日,记者从市教育局基教科获悉,我市心理辅导中心组建了500余人的专兼职志愿者队伍,聘任了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的首席志愿者8名,通过网络、电话、面对面等方式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目前,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已实现全覆盖。

  据介绍,今年,市教育局围绕规范、整合、培训教育三大功能开展工作,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今年4月,依托威海市网上家长学校成立了威海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今年7月,投入10万余元,购置了心理测评软件、沙盘、硅胶宣泄人、心理挂图等专门设备,完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同时,中心成立了500余人的专兼职志愿者队伍,聘任了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的首席志愿者8名。同时,还先后组织全市500余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及部分班主任,针对学生身心健康特点,围绕如何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课、主题班会课进行了为期5天的专题培训。

  在此基础上,该中心还制定了热线接听、咨询室面询、危机干预和工作考评等制度,明确中心的工作流程,截至9月,已接受面对面咨询、网络咨询和电话咨询200多例。各市区、各学校心理辅导站安排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专兼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咨询、行为干预等具体工作。目前,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已覆盖到全市范围。

  新闻观察:

  市民心理有疾很少“问诊”

  尽管学校、社区、医院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纷纷提供心理咨询等相关服务,但记者采访时,绝大多数市民都表示,当自己出现心理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时,都会自己调解、疏导,而一些精神有障碍的患者也不乐意主动去就医,其主要原因是担心受到歧视。

  心理有问题多自我调节

  虽然目前心理健康干预问题在我市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记者采访发现,大部分人遇到心理问题后主要还是靠自我调节。

  你是否有过心理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如果你遇到这些问题将如何解决?10月27日下午,记者就此通过QQ群随机调查了10名在校大学生,并随机询问了10名上班族。结果显示,10名大学生中,有8名学生表示,他们在升学、交朋友等过程中曾经历过心理困惑的情况。其中一名学生表示,曾在家长的带领下咨询过医生外,其他7人都表示没在意,过了一段时间就好了。10名大学生都表示自己不会主动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在调查的10名在职人员中,6人表示,经历一些对自己影响较大事情时,心情会很不舒服,但认为不一定意味着自己的心理出现问题;3人表示,当自己工作压力较大时,有失眠、头痛、焦虑等情况出现,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大多会选择自我调节。其次是找朋友聚会或找家人诉说,没有人会主动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

  心理咨询室通常很冷清

  据中盛园社区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人员王春娜介绍,从目前她掌握的情况来看,市民对心理咨询并不“感冒”,心理咨询室开设一年多来,共接待了50余名市民。平时她在居委会上班时,也很少有市民因焦虑、精神痛苦等问题,主动去找她谈心。

  记者从市区一家私人心理咨询室了解到,目前主动前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市民很少,一个月只能接到一至两例患者。

  “目前,市民对心理咨询服务的认同还不够。”市职工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表示,尽管她经常接到市民打来的咨询电话,也有人主动上门进行心理咨询,但从总体来看,心理有疾、主动就医的市民不多,很多人都等着情况变得严重后才来咨询。

  我市一位心理咨询师说,目前,找他做心理咨询的人中感情纠葛类占了八成多,其他在工作和成长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的咨询者只占了不足两成。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工作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远不止这些。

  多数患者不会主动就医

  10月26日下午,在经区医院,记者遇到一位女士带着母亲来到心理咨询门诊。在闲聊过程中,这位女士向记者透露,几个月前,母亲和儿媳妇闹矛盾,通过大家劝说,虽然婆媳关系缓和了,但自从那以后,母亲情绪一直很低落。后来发展到看到别人说话,母亲都以为是在说自己,而且经常朝儿子、儿媳发火,甚至摔东西。

  这位女士说,前段时间她将母亲接到了自己家住,发现母亲确实变得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便将母亲带到医院,希望医生给诊断一下。

  “母亲还不明白为什么带她来看病,如果她知道了,肯定不高兴。”这位女士无奈地说。同样是在该医院,记者还遇到一位正在诊治的精神疾病患者。他告诉记者,之前从没有看过心理医生,也从没想过会来医院,是父母把他给送过来的,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他已经感觉好多了,但治病的消息还是被一些好朋友给知道了,并且他明显感觉大家对他有些疏远了,说话的口气都有些异样,这让他很难过。

  荣成市康宁医院精神科主任赵堂军告诉记者,因长期以来社会上对精神疾病患者接受治疗仍存在偏见,造成一些有疾病的患者得了病后不愿接受心理咨询,更不轻易前往专业医院。如果讳疾忌医,一拖再拖,容易贻误最佳治愈时机。记者 李晓静 郭世民

  新闻延伸:

  心理咨询师不得从事心理治疗

  《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咨询师不得从事心理疾病的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如果没有尽到建议患者到合法医疗机构就诊的义务,将被处以警告、罚款、停业整顿,直至吊销执业证书或营业执照的处罚。

  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心理咨询室,工作人员均表示,他们日常接诊的都是些程度比较轻的心理障碍患者,这些患者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就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对于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他们都表示,由于不具备治疗条件,会建议患者到专业的精神疾病治疗机构就诊。

  “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疏导,如青少年失恋、考试成绩不佳等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等问题。”市区一家心理咨询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个家长带着孩子来做心理咨询。她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发现,这个孩子的症状较严重,立即让家长带她到专业医院治疗。

  中盛园社区心理咨询室的王春娜表示,每当有居民向她咨询时,她都会通过跟居民谈话、简单的小测试等方式,判断居民的心理障碍程度,一旦发现异常、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立即建议到专业医院治疗。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最大区别在于有没有处方权,因此,对于一些通过谈话方式进行心理疏导不能凑效的心理障碍患者,必须建议其到专业的精神科门诊治疗。因为心理治疗师不但可以提供咨询、心理辅导,而且还可以针对具体症状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山东大学(威海)心理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刘凤华说。

http://image.psychcn.com//news/201209/Image101721572.jpg市民心理有疾很少问诊" />

http://baoming.psychcn.com/content/12/11/05/10594450972ba17f33c.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