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聚一堂 畅谈成长——刘艳玲:愿心花儿朵朵开
(2010-05-13 11:03:10)
标签:
花儿朵朵心理咨询师华夏刘艳玲校园 |
分类: 华夏心理五月份主题活动 |
“欢聚一堂
刘艳玲:愿心花儿朵朵开
――刘艳玲(闻与)
回春妙手的困惑
说起来,刘艳玲是个有近30年行医经验的资深医生了。1974年至1985年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后调到中央机关的医务室工作。临床工作中,刘艳玲发现有些病人的痛苦并非来自于躯体的病痛,而是来自于心理。“我特别想帮助他们,可是当时确实不知道怎么帮。”1985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第一次开办心理学专业学习班,刘艳玲毫不犹豫地参加了。1987年,她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取得了学历。
兼顾工作和家庭,这本是现代职业女性最大的课题。要学习心理学,刘艳玲又给自己添加了负重。“我就是想,系统的学习一下心理学的知识,让我能有更多帮助我的患者们的办法。”刘艳玲用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带过当初的辛苦。心理学没有辜负刘艳玲的付出,结果是让人惊喜的。刘艳玲发现,工作开展的更顺利了,家庭生活也大有改善。原来,刘艳玲像很多妈妈一样,对女儿的一些看法和行为不理解,直接加以指责。现在,她能够比较客观的看待问题,用人格的发展理论去对待女儿成长,减少了很多冲突。“家里的气氛特别温馨、融洽。”心理学也直接滋养了刘艳玲自己,年过50的她,娴雅练达,有着很多同龄人早已失去的活泼。
与心理学的亲密接触
2000年前后,刘艳玲所在的机关重组,工龄30年以上的人员全部都退了下来。由这个机缘,刘艳玲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心理咨询的领域中来。她做过精神科杂志编辑,也逐渐开始做起了心理咨询。2004年,刘艳玲在华夏心里教育中心接受了培训,并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资格证书。兴趣带头,再加上自身深厚的医学背景,心理咨询的课程对她来说并不困难。那一年,华夏的同班同学中,刘艳玲的年纪最大,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最后的考试中,取得最好成绩的却是她!“华夏的老师们对我的印象特别深,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刘艳玲笑道。其实,刘艳玲身上自有一种魅力,不难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真的很感谢华夏提供了这么多的机会,带班什么的需要我帮忙,尽管说啊!”刘艳玲笑道。
心理咨询师的幸福生活
一次带班期间,刘艳玲与中国农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负责人结识。应对方邀请,刘艳玲加入农大心理咨询中心,为大学生们解决心理困扰。每一次那些青年人怀着希望和不安敲开咨询室的门,都会得到刘艳玲毫无保留的帮助。每一次看到那些青年人脸上重新焕发了神采推门而去,刘艳玲都会觉得由衷的快乐和安心。
渐渐的,刘艳玲在咨询中发现了问题,很多求助者的问题从初中、高中的时候就在累积了。只是家长、学校甚至学生本人那个时候都围绕着“高考”这个绝对中心打转,心理问题就暂时被忽视了、压制了。上了大学,高考的重压不再,问题便浮现出来,来势凶猛。悲伤、痛苦,刘艳玲与这些年轻人一起经历,体会的如此深刻。她想,如果从问题的源头来解决,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遗憾,减轻一些痛苦。为此,刘艳玲加入面向社会人群的心理咨询中心,专攻青少年心理咨询。
困难、辛苦总是有的,不过,这些都不能与工作当中的成就感相提并论。刘艳玲的心理咨询诊室,让那么多的孩子的人生,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受惠于她的家长们,到现在还会打来电话,向她报告孩子的喜讯。“有个孩子原来因为网瘾严重,曾经一度休学在家。经过治疗之后回到了学校,还考上了本地的大学。这不,后来他妈妈还给我发来短信,说孩子在学校里表现挺好,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说起这些,刘艳玲特别欣慰。对她来说,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愿心花儿朵朵开
从1985年至今,刘艳玲可算是国内最早接触心理咨询的人,她对这一行有着深厚的感情。“真是越做越喜欢。”现在,心理咨询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认识,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里。这么爱着心理咨询的刘艳玲,有没有想过要自己开办一家心理咨询中心呢?“哈哈,要是年轻10岁,我还真会考虑。我50多了,现在的生活对我来说很好,很充实,要自己开咨询中心,真没有精力折腾啊。”刘艳玲的回答真诚、爽快。
目前,刘艳玲(闻与)是海明心理咨询中心的一名专职心理咨询师。尽管工作繁忙,刘艳玲却乐在其中,她写下这样一段心灵感言:“敞开你的心扉,让风儿吹去阴霾,心中的花儿将在阳光下盛开。在倾听的同时与您共同成长,共享快乐生活。”
“欢聚一堂
活动内容:2010年5月28日,华夏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活动日盛大开幕。此次活动是华夏心理为心理咨询师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探讨心理咨询师考证后的成长路径。论坛汇集全国各地刚刚通过鉴定考试的学员,大家共聚一堂,沟通交流,探讨中国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之路,取证后的执业能力培养等问题。
详情点入:
欢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