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用自组织的观点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身关系!

(2022-05-22 00:01:03)
标签:

自组织

中国传统文化

心身

分类: 探索争鸣

请用自组织的观点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身关系!

与神创造世界万物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用道、气等推演世界万物如何被创生的,这种观点与辩证法内外因创造世界万物的思路基本相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气等概念具有辩证法内因自组织力量的性质和特点。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辩证法思想结合起来,就可以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到辩证法自组织思维的高度。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生命“得气则生,失气则亡”,这种观点与坎农的自稳机制是生与死的界限的看法完全相同。在中医理论中,人们就是用各种气(比如,元气、营气、卫气等)解释人体(五脏六腑等)生命运行的特点的,倡导通过调理、扶持人体各种气(比如,元气、营气、卫气等)来维持生命健康。中医理论的这些特点被安徽农民王佑三发挥到新的高度,不用西医的任何化学药物,仅仅通过提升人体自组织力量(气)就可以医治好各种疾病,从而维护人体生命的正常运转。

中国传统文化除了从自组织角度认识人的身体,而且对心的认识采取的也是自组织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心之官则思”即思维是心的能力,通过思维活动心就能够实现自己治理自己。外来的佛学理论之所以能够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佛学理论对心的认识与中国传统对心的理解在逻辑上是相同的。如果思维不是心的能力,心如何能够通过思维修实现“以心治心”的目的?正是由于思维是心的能力,所以心才能够“以心治心”。以前我们之所以不能接受“心之官则思”的观点,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自组织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心身的认识造成的。

正如自组织理论创始人普里戈金所讲的那样,“西方科学向来强调实体(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生物分子等),而中国的自然观则是以……‘有组织’的观点为基础。”“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眼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用西方还原论的观点来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心身关系的看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组织的心身观思想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