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即品牌》连载18
(2012-06-07 09:53:59)
标签:
围绕盖茨个人品牌品牌策略统一润滑油第一品牌杂谈 |
分类: 个人品牌打造 |
品牌策略——彰显与众不同
简约而不简单,你的个人品牌应言简意赅,直接明了地传达你的独特卖点以及与之相配的支撑要素,还要突出收益,引发他人的兴趣。
制定品牌策略的关键点:
与众不同:一味地模仿,等于背离了品牌。品牌追求的是差异化。
契合市场:准确把握市场趋势,踩着节拍走,顺势才能有所为。在一定时空内适度超越,过于脱离现实,往往会成为炮灰。
贴近自我:从自我出发,以自身的能力、经验和资源为基础。失去真实,品牌毫无意义。
品牌策略一:成为第一
大家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峰,很少有人知道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同样,80%的人会关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很少关注第二个吃螃蟹的人。
“二元法则”告诉我们,只有数一数二的品牌才能占据消费者的心智,尤其是第一的品牌,犹如奥运冠军,会拥有无数的光环,更会被铭记。史冬鹏始终活被刘翔的阴影之下,永远的的第二名,被刘翔的光芒所遮蔽。既生鹏,何生翔。如果没有刘翔,史冬鹏会获得更多的荣耀,一名只差,鲜花、掌声却绕着走。想一想,有点悲哀,但事实就是这样,成为第一,会让你拥有强大的优势,社会的目光、荣誉、资源便向你涌来。成为第一,就能赢家通吃,主导游戏规则,掌握定价权。
杰克韦尔奇说:“第一重要的就是做第一!“你也可能会问:“他们都是名人,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在某个领域位居榜首?”
里斯在《品牌的起源》中指出:商业发展的动力是分化,而分化诞生新品类,真正的品牌是某一品类的代表。个人创建品牌的关键是把握分化趋势,创建新品类创建自我品牌。不要觉得机会已经没有了,你若用心寻找,一定会发现新的类别,你完全可以在新的领域里成就第一品牌。
举个案例:2003年之前,统一润滑油还是被同行忽略的小角色,虽然在品质上与壳牌、美孚没有区别,但就是无法进入高端市场。在这一背景下,统一润滑油却实施了一个大胆的战略——打造车用润滑油第一品牌。2003年,经过央视广告投放等一系列品牌推广,迅速成为消费者心智中的第一品牌。用总经理李嘉的一段话说:“如果不在行业里做到第一,我就宁愿不做。哪怕做错了,我也要成为第一个尝试者。”正因这样的尝试,统一润滑油在车用领域成功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
有人认为,成为第一太遥远,太不现实。我并非号召大家做自不量力的事情,在循序渐进中,是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第一品牌的。你可以先从小圈子开始,逐渐扩展到行业,从行业再延伸到全国甚至全球。
品牌策略二:成为专家
这是专才吃香通才无用的时代,聚焦于某一领域,远比你到处挖坑好。我有一个朋友,研究生毕业,五年内换了十份工作,很多工作都是浅尝辄止,可以说是毫无专长,薪资提不上去,也搞得自己心情很郁闷。越是聚焦,品牌发展越有力度和深度。
商业领域,专才总是战胜通才。事实的确如此,诺基亚战胜摩托罗拉、格力超越海尔、戴尔打败IBM。同样,这个社会不缺万金油,缺的是专才。通才好找,专才难觅。泛泛地通晓,成为不了能力。成为专家,意味着专业精深,抢占了某一领域的制高点。
当你被人们定位为专家,那就具有了不可替代性。专家策略能保证你成为目标消费群体的首选人才。比如:学英语,找老罗(罗永浩);理财规划,找刘彦斌(《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作者);时间管理,找邹鑫(《小强升职记》作者);PPT学习,找秋叶、孙小小。你会发现,任何一个领域,哪怕很不亲眼的领域,都有专家级人物的存在。
成为专家,需要你具有追求精益求精的激情。表现卓著者倾向于专注,并且永不知足,愿意去做无趣的事情,随时挑战自己,把事情做得更好。除了激情外,还需要懂得分享。你可以建一个博客收集整理自己的思想,方便网友过来浏览并留言互动。分享会让你获得更大的信誉。人们把你看作是一名专家,更多地是因为你是一个信息集合体,能够从你这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
品牌策略三:成为领袖
如果你不想沿着某一领域发展成为专家的话,那就成为领袖吧。或是部门经理,或是公司CEO,或是政府领导,总之,你需要成为团队的灵魂人物。
在组织营销系统里,领导者的个人品牌不可或缺。因为领导者的个人品牌一旦形成,会给组织带来良好的品牌效应。一提到微软,大家自然会想到比尔盖茨,而一谈到比尔盖茨,人们有不得不想起软件巨人微软公司,可以说,盖茨的个人品牌和微软的企业品牌并驾齐驱,不可分割。盖茨不仅是电脑天才,也是经营管理的一把好手,善于借助媒体的力量来打造个人品牌,所去之处,与首脑会晤,接受一流媒体采访,使得所发出的声音都是重量级的。盖茨也通过出版的《未来之路》、《未来时速》来传播自己对未来的构想和理念,为微软的事业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另外,大规模的慈善活动也提升了他个人品牌的美誉度。
成为真正的领导者,靠的不仅仅是热情和能力,而是境界和使命感。譬如比尔盖茨,他当年的梦想是希望大家都有电脑。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他中途辍学,疯狂工作。在39岁结婚的时候,还经常加班到晚上十点钟以后。对微软公司那些工作到眼冒金星的员工来说,他们不得不心悦诚服。正是因为他对企业和社会发展的使命感,激发了员工的默默投入。使命感构成了领导力的起点,而行动是强调自己思想与立场的最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