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子不仁哉,梁惠王

(2017-04-07 08:10:41)
标签:

孔子

老子

孟子

文哲的博客

儒学

分类: 先秦七子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公孙丑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1],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2]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注释】
    
1]复之:指再次作战。
    
2]子弟:指魏国太子申。
    
【译文】
    
孟子说:“梁惠王真是不仁义啊。仁义的人能把他喜欢的推及到他不喜欢的人身上,不仁义的人却把他不喜欢的推及到他喜欢的人身上。”
    
公孙丑听了,问道:“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呢?”
    
孟子回答道:“为了争夺土地,梁惠王不惜牺牲百姓的性命,动员他们参军打战,结果却遭到了失败。他又准备再次打战,却担心还是不能取胜,所以就动员他钟爱的儿子为他送死。这就叫把他不喜欢的推及到他喜欢的人身上。”
    
【阐释】
    
在这一章里,孟子提到的梁惠王“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的故事,就是《梁惠王上》卷第五章里,梁惠王对孟子说的“东败于齐,长子死焉”的事情。据《史记》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5年),魏国大举进攻赵国,赵国大败,慌忙向齐国求救。齐宣王采纳孙膑的建议,在马陵与魏军大战,结果,齐国获胜,斩杀魏将庞涓,俘虏魏国太子申。
    
孟子认为,梁惠王是个“好战分子”,“好战”会给百姓带来战乱和苦难,最后甚至会祸及自己的儿子,所以说,梁惠王是个“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的不仁的人。事实上,任何一个好战分子都是“不仁”的,别说名气并没有多大的梁惠王,就连成吉思汗、拿破仑、希特勒这些人,被孟子遇到的话,也会被斥责为“不仁”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