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觉诗歌——平平仄仄针与线(原创随笔)

(2011-05-07 22:17:57)
标签:

小村

《游子吟》

宋体

母亲节

意境

杂谈

 

 

最美丽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

最温柔的灯火,是母亲的小窗

 

感觉诗歌——平平仄仄针与线(原创随笔)

 

 

    五月,第二个周日即明天,是母亲节。忽然想起孟郊的《游子吟》来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诗必意境,好诗必意境美。意境——是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古人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我理解,意境是诗之立于一幅画。

    现在,我们就看画《游子吟》。夜的帷幕拉满小村,唯有家窗昏亮;母亲用绵针挑了挑油灯芯,又将绵针在自己的头白中擦了擦;于是,油灯的昏光大了些许,布洒简陋的草屋而温暖起来;线用完了,母亲瞄准针眼,颤抖又果断地穿线;拉起的线,细细的长长的,把荠菜花的苦涩,把屋后竹笋的希望,都缝在儿的衣服里。

    一针,平平;一针,仄仄。一线,不舍;一线,担心。母亲低着头,母亲淌着泪,绵针亮了,绵线咸了,母亲把呼唤,把唠叨一并缝进衣服里。窗外的月光透进来,欲与母亲头白比清柔。衣服缝好了,母亲拉着儿套到儿身上比试;母亲扣儿衣扣子,手有点哆嗦,但眼光是亮堂的,把儿衣粒粒扣子扣上,一如种瓜点豆,就这样把母亲的眼光紧紧扣住。

    屋内,母亲叮嘱;窗外,新月承诺。远行人,犹如一棵春天的绿意小草,又如何报答得了如春天太阳光辉的慈母爱呢?夜深了,异乡游子双眼朦胧,那月光从窗口淌进来,于是他便把母亲的眼光作被子,覆盖身上而泪梦。

    《游子吟》,一曲动人心弦的母爱颂歌。于是,这个夜晚我读《游子吟》,我蘸着思念的泪水写贺卡,献礼母亲节——最美丽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最温柔的灯火,是母亲的小窗。( 20115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