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浮山雨
浮山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02
  • 关注人气:3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马观花文峰塔(原创散文)

(2011-05-13 12:05:35)
标签:

欣纳

霍山县

文峰塔

宋体

安庆振风塔

杂谈

 

喜迎东西南北八方客

欣纳春夏秋冬四季祥

 

走马观花文峰塔(原创散文)

 

 

    今年三月下旬,我陪领导去野外工地慰问职工,职工是在安徽霍山县城边郊打钻,为当地的一个鳗鱼养殖场寻找地下水。是日上午,我们驾车由合肥出发,十点即到霍山东郊。霍山县城是一个小城,是大别山的一个小城。工地在城北,我们继续前进,只是速度慢了下来,因为车窗外,和暖的春阳里有油菜花,片片金黄,实在养眼。

    我们沿着县城衡山镇幽芳河缓慢车行,但见河东一阜,一如一颗螺蛳卧伏,“这是螺蛳台”,同事介绍说。看螺蛳台,于四周空旷、视野辽阔中更显沧桑孤高,但其上一塔矗立,巍巍壮观,衬秀山城,格外别致。这就是霍山县标志性建筑物,名为文峰塔,又名南塔,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事介绍,有塔必有诗,曾有古人记胜:“青溪曲曲抱螺台,白塔红桥画障开;南曲渐知龙井逼,活云飞出石门来。”

    我这位同事曾游文峰塔,于是我们便兴致盎然地听他说塔的故事。文峰塔为砖石结构,塔高 31米余,底围24米,棱角六面,实心密檐,浮屠七级,塔峰青铜葫芦形镇顶。塔南嵌有一碑,篆书“文峰塔”三字,记有1825年当时知县朱士达重建该塔的故事。文峰塔砖雕、碑刻、镂刻文饰独特,又贴近生活,给人以强烈的亲切感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在省内古塔中别具一格,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砖雕物形呼之欲出,或静如处子,或动若脱兔;碑刻丰富山水,如碑文“望衡”,描绘塔上翘首“小南岳”的独特风景;浮雕多姿多彩,有龙凤呈祥,有各色花卉,有坐佛诵经,逼真可掬。

    看塔,我们都有攀登的欲望。塔,又称浮图、佛图。佛教从印度传入后,中华大地就耸立起座座佛塔,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相融。塔本来是承奉佛主的舍利,是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对象。但是随着佛殿建筑兴起,塔的主体作用逐渐降低。不过塔并没有消失,相反,中国园林却崇尚塔这种建筑形式,园林中,塔是主景,就如我们眼前的文峰塔。但是,该塔不同于佛塔,也不同于园林塔,而是“人杰源于地灵,欲启人文,宜培地脉”,象征古老山城弦歌不辍、炳焕奎文。原来,霍山文峰塔和安庆振风塔一意,即倡导崇儒学风,彰显山城之昌盛。

    的确,昌盛霍山县。它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面积2043平方公里,人口36.7万;全县植被丰富,物种众多,森林覆盖率达71%以上,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完备、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珍稀物种丰富的天然基因宝库;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药材、茶叶、蚕桑、毛竹、水电、板栗、森林等自然资源,真可谓“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的确,美丽霍山县。它是中西部第1个国家级生态县,还是目前全国唯一拥有4个以上地理标志产品的县;它是茶城、酒城、生态自然之城,真是:山郭酒旗风,古街宜居城。

    车行缓慢,因工作需要,我们只能走马观花文峰塔。那片片绿色林子,那块块石塔碑文,那阶阶白玉石梯,我只能于心里幻见而细细品味,而慢慢徜徉了。塔,一旦和人文沾上了边,再渺小的身姿,也一定会蕴含着美丽。就如我现在目极的文峰塔,它作为霍山县的标志建筑物,其内涵,当是该县“喜迎东西南北八方客,欣纳春夏秋冬四季祥”的美丽开放。(1300字,20113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