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张名媛



作为一部讲述少林故事的古装武打戏,武打场景必然是表现形式中的重头戏。傅东育坦言自己并不太喜欢完全吊着威亚飞来飞去的飘逸感,而是更喜欢韩片那种刀刀见血打斗的真实痛感,说白了一拳头打过去,画面的质感必须是写实的。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有时候一场20分钟左右的打戏,要拍一个多星期,每一个动作的着力点都必须精准无误,能自我完成的武打画面,也决不允许上演员替身,所以在剧中,打斗的画面大多是演员真实的表演,这也是电视剧极具观赏性的一面。
这部作品的另一特点就是剧中台词的文艺化。傅东育说:“这应该是个人喜好吧,戏剧化的语音不仅仅是台词,更像道白,比如张志坚念得‘我以为我已经没有了软肋,你却卸掉了我所有的盔甲’我觉得台词到了这一步,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情感和意境了,这是残酷的厮杀打斗之后的情感升华。”
编剧张晓峰是傅东育上海戏剧学院的大学同学,剧本中不少禅意的表达吸引了傅东育,最终促成了两人毕业至今的首次合作。而第一次尝试古装戏,令傅东育也有了很深的感悟:古装戏相比现代题材形式感和戏剧性更强,也更加能够具有张力的表达作品的情感和画面,很过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