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批驻京办被撤销风暴席卷过后,一家新的“驻京办”悄然浮出水面。
5月4日,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以下简称“台旅会”)北京办事处正式挂牌营运,媒体称其为台湾首个“驻京办”。尽管台旅会属民间机构,派驻人员却都拥有公务人员身份。这是60年来两岸首次设立带有“官方色彩”的办事处,便具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
两岸关系的突破
LG双子座大厦西塔29层是台旅会北京办事处的所在地。
楼下是车水马龙的东长安街延长线,隔街便是秀水街的门脸;同在这条街上,距此不远的长安大戏院和银泰中心,分别是华航和长荣两大台湾航空公司的驻京办所在地。浏览大堂水牌,进驻此地的企业中有声名显赫的LG和耐克;位于大厦25层的则是突尼斯国家旅游局驻华代表处。
在挂牌仪式的现场,“TOUCH YOUR
HEART”(心心相依)随处可见,这是台旅会推出台湾旅游的温馨口号。一些微妙的细节也多少体现了这种历史意义:在台旅会准备的新闻稿上,时间标注为“99年5月4日”;在台旅会主任办公室墙上挂着台湾“行政院”院长吴敦义的题字。
台湾“交通部观光局局长”赖瑟珍以台旅会会长身份,率团从台北赶来主持揭牌仪式。大陆方面,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和国台办副主任郑立中也分别以海旅会会长、海协会副会长身份到场祝贺。
邵琪伟在发言中说,“两岸互设旅游办事处从今天开始实现,在两岸交流史上具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两岸旅游交流合作进入常态化、机制化发展新阶段。”赖瑟珍则表示,“办事处的设立可以说是两岸关系非常大的一个突破,我们不仅在旅游服务方面,还可以更好地维护和加速两岸交流。”
2008年6月,海协会、海基会在北京签署了《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双方同意互设旅游办事机构,负责处理旅游相关事宜,为旅游者提供快捷、便利、有效的服务。经双方评估,两岸办事处分别派驻台北和北京,规模各为10人。
据了解,台旅会的年度计划、年度业务报告、预算书、决算书及基金的保管与运用,都要送台湾“交通部”审核。虽然台旅会属于两岸民间机构,但所有派驻人员却属公务人员身份,台旅会首任“驻京办”主任杨瑞宗表示,他们的薪酬也由财政支付。目前,台旅会北京办事处已有5人到岗。
“只谈旅游,不谈政治”
51岁的杨瑞宗最近多了个“台湾第一京官”的名号。
相较于海旅会台北办事处主任范贵山,他的“任命”来得有些迟。去年10月,大多数台媒用“跌破眼镜”表达了对当局选择杨瑞宗出任首位常驻大陆官员的心情。
而杨瑞宗至今对自己的“出线”也感叹不已。“真的没有想过,因为符合要求的人太多了,这就是机缘巧合吧,我第一次知道这个消息也是在2009年10月,比范主任的任命差不多晚了3个月。”
按杨瑞宗自己的分析,“可能是看中了我身上的‘大陆’和‘观光’两个因素吧”。据了解,杨瑞宗与大陆的渊源颇深,他曾10次到访大陆,从事了20年与观光有关的工作。据介绍,杨瑞宗为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主要研究的就是与大陆有关的内容,对两岸问题有着颇深的见解。
杨瑞宗说,台旅会北京办事处虽然设在北京,但服务范围是整个大陆。他的义务是推介台湾,让更多人去旅游,以及为他们的旅游观光做好服务工作,但是“只涉及旅游,不谈政治”。
按照惯例,杨瑞宗的此届“驻京办主任”任期为3年。他认为,能否胜任这一工作,关键取决于自己的工作业绩,“不仅是领导对我的评价,也包括台湾民众和大陆游客对我的评价。”目前他对自己的工作很有信心:“我在北京看电视时发现,有很多节目在介绍台湾风光,看来大陆民众对去台湾旅游是很感兴趣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