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很简单,就是推翻了前文。前文对资金面的逻辑有误,误认为今年初的货币仍将宽松,以为供给端改革营造宽松环境,未料到年初涉及汇率因素,使得货币不但未继续宽松,反倒更紧了些,这是误判原因之一。按汇率规律看,2季度起当能真正稳定,资金面应待汇率稳定后才可放松,故今年股市应是前低后高走势。
而在实体经济面,前判今年上半年国企改革就初见成效,显然轻视了此改革的难度。现在看,改革在4季度出现成效的可能更大,仍按股市领先实体1个季度算,3季度才能见到高点。
现在看,1季度(甚至1月份)就是今年的低点可能甚大。首先是国际环境在美联储去年底政治性加息的影响下,各经济体出现了恶性循环,此循环又影响到了美国自己。实践证明美联储彼次加息错了,下次加息必然慎之又慎,至少2季度前是决不会再加息了。这是1季度成为今年低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旦美联储暂停加息的信号传出,大宗商品随即止跌企稳,这就给各大经济体带来喘息之机。而A股随着人民币汇率稳定,资金外流当会停止,冷静下来后再看,A股超跌中的机会自然显现。现在机构仓位极轻,就是应为宏观面不明朗,不敢贸然出手。一旦宏观面局势趋稳,越涨越追加资金的良性局面必然再现。
站在短期角度看,最难的就是暖机何时出现的问题。今天午间传出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达沃斯论坛上一句“计划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更为自由地波动”话,即造成下午股市大跌,已见市场恐慌到了极致。这种恐慌导致看空资金进一步宣泄,换个角度看,也就离市场底又进了一步。港股与A股的折价是历史及环境开放度不同形成,短期内暂还难折平。按H股市净率已到0.9看,A股也已极接近估值底部,故暖机我见春节前应可见。此前的底部,就应是今年的底部,后市考虑到实体经济的艰难,上半年很难出今年的最高点,故最高点应在下半年。我见,4季度出今年最高点的可能更大些。
谨以此文更正前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