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看待降准首日蓝筹的走势?

(2015-02-05 13:44:37)
标签:

股票

    降准势在必行既是股市的共识,也是实体经济目前局面之不得不为。但过去了的蓝筹疯牛却吓坏了管理层,受此影响,降准一推再推,此亦为市场共识。起自上月下旬的三会(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一起去股市杠杆化,充分说明站在实体经济一方,降准已箭在弦上,因之如何确保资金能流入实体经济的矛盾已尖锐化。而杠杆是最能影响股市预期,也最能有效控制疯牛的工具。受此影响,蓝筹也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趋势性下落。

    但管理层意不在打压牛市,否则好不容易经多方努力拉起的牛市,一但重归熊途,谁也承担不起此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故下跌趋势一旦成型,也就是管理层停止打压之时。蓝筹走到本月初,也确已出现趋势向下的初步迹象,故降准选在周三晚,而不是按惯例选在周日晚,我见股市趋势在其考量中应占较大比重。就央行出炉政策而言,首先需宏观数据明朗,即至少应待该数据在上层讨论之后,而近期的数据尚在消化中,应无须急于在周三降准,此间接证明了股市考量占比较大的观点。

    有了此背景分析,再看今天蓝筹走势。降准除资金角度利好外,对金融板块还有实质性利好。但就上午走势看,即便银行板块,也出现高开低走格局,显示股市并未被降准利好所动。如此走势,已出乎昨晚降准后各媒体预料。再看代表蓝筹的沪深300指数,也是高开低走,最高点甚至未能回补上月30号的分时下跳缺口。蓝筹对降准反映如此之冷淡,相信连管理层也始料未及。连降准都未能扭转既有趋势,那牛市还真的有结束可能了。

 

    经此一役,可在两个方面看清近来市场与管理层的博弈表现。

    管理层表面上是去杠杆,实质上仍是对股市持旧心态,即鄙视在此牟利。有此偏见,自然管控总要倾向于偏严。而股市又是个极其自由的地方,资金由蚂蚁效应集合在此,自当在效应降低后散失。故不能客观对待股市,乃管理层动辄失措之本。相信在降准前,管理层并未料到股市会对此反应冷淡,甚至或还准备了多套防止股市过度反应的预案。管理层对股市多利用、少信用的管理方式,是博弈促使市场矫枉过正的根本原因。

    就股市而言,盈利乃资金的直接目的,所谓“主观为自己,客观为社会”。此不仅形容股市,一切市场均可如此形容。而A股生来就在管理层的高度监控之下,也天生就有了看着主人脸色行事的习惯。在管理层高调去杠杆后,股市中的聪明资金早已落袋为安,故去杠杆的结果是不仅去了杠杆,就连存量资金也望风而逃。此就资金为利而来、无利则去本质合拍,也与主人脸色一致。所谓博弈,其实股市并无与政策博弈之心,但实际走势却表现出了博弈之态。故拿捏主人欲调控到何程度,在何时入场又在何时该离场,此乃管理层一厢情愿耳。股市中的资金一旦离场,聪明资金先跑,后觉资金跟进,形成了马太效应后,即便管理层也难把握其度。这就是市场个性的一面。一旦形成马太效应,管理层欲再拉回势必需花费更大代价。

 

    当然,A股最终还是管理层说了算,当其掌握了大数据后,掌控起来更得心应手。但股市之所以为股市,其本质就是多空博弈性。管理层横插一杠后,多空博弈变为三方博弈,却又是不对称的三方,再结合管理层打压牛市不遗余力,拉抬牛市有力无心之惯例,使得市场一旦走弱,熊市共识即很快形成。在此共识下,即便管理层采取打一棒子揉三揉手段,市场重新振作真的较难,今天蓝筹走势就已初步反映出此。今天走弱的元凶显在期指。期指自去年走牛以来,经历了一段被冷落。在去年12月肖钢高调表态支持期指后,才又重振雄风。可见,期指是管理层向下调控蓝筹的重要工具。但自去年7月起的走势可知,管理层根本就未储备向上调控蓝筹的工具,此已说明其倾向性。故今天蓝筹弱于市场一致预期,对后市负面影响极大,也是对管理层这种倾向的共识所致。

 

    在降准之前,市场尚对后市心存希望,但降准首日走势已令此心冷却。降准利好本对创业板最小,但今天其却更为强势,已反映出场内资金自保心态。面对下周IPO,利好时蓝筹尚且起不来,后市向下的逻辑将更能站住脚。慢牛仅是管理层一项情愿,股市本质就在分歧,若能按其意,市场形成慢牛的一致预期,那就不是股市了。美股乃慢牛典型,也只见上层一再鼓气,而未见有泄气时。故以釜底抽薪方式引导慢牛,最终结果很可能是误入熊途。

 

    此为我见今天蓝筹走势后的感想,但愿不是一语成谶。而创业板若管理层还延续现在的思路,注册制落地后其也就走到尽头了。统言之:管理层防牛如防火的心态实在要不得。“东施效颦”式模仿美股慢牛,最后还得花更大代价挽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