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最新粒子理论再谈佛学中之“空”观
(2014-09-12 16:39:11)
标签:
佛学 |
佛教又称“空门”,来自于佛教“万般皆空”论。如《心经》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题外话:因心经最后有咒语,明显带密宗色彩,故有的教派质疑其未必来自释佛,理由是此经无其他经首之“如是我闻”四字。我见无论其出处,此经文确实高度概括了诸佛经中的精髓,有此足矣。)
对于佛教的“空”,槛外人多觉迷茫。其他宗教中有人将其曲解为“消极回避现实世界”,更有人认为其是“唯物论的对立面”。即便是槛内人,也有人误解为“死后生前的一切就都没了,所以是空”。
据我看,所谓“空”,应是释佛在超高级生命引领下,游历了宇宙,并认识了宇宙形成、发展、结束过程后,所得出的基本观念。以前我对“空”基于经典物理学理论有过阐述,即以黑洞、中子星等超密度物质为参照系,与之相比,地球上一切物质的相对密度好比空气对铁,稀薄得几近于无,此即为“空”。但此解释仅是“几近于”级别,并非绝对的空。严格起来,尚难逃勉强二字。
日前科学家们宣称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为佛学的“空”做出了最好的注释。此粒子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教授最不乐意见到的一种基本粒子,因其有一天可能会导致现在的宇宙归于毁灭。此粒子也被称之为“上帝粒子”,它标志着希格斯场(一种能量的积聚形式)存在。而希格斯场能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真正的真空泡沫,同时以光速扩散,最后消灭宇宙。
与我前文观点不同的是,经典物理学描述的宇宙生死有道,须经历爆炸、膨胀、塌缩、回归原点(奇点)。此与佛学中“生死无常”相悖。而自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后,宇宙变得不那么确定了,不知哪一天,希格斯场即会产生真空泡沫,在人们尚未察觉蛛丝马迹前,宇宙就被真空化了,换言之,一切就归于“空”了。此才是真正的“生死无常”。
是否宇宙被消灭后,就永远是空了呢?佛教并不这么认为,佛教仅将此称之为“劫”,不同的是此劫为最大的一类劫而已。但,与经典物理学不同的是,大爆炸回到奇点理论可以由循环推理出下一个轮回。而宇宙被真空化,就不知道下一个轮回自哪儿起了。但是仍可相信还会有“劫后重生”的可能,按物质守恒定律(在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后,物质守恒已不仅涵盖以粒子为基础的物质,还包含了能量,即物质与能量之总和是守恒的),这些物质被真空化后,应以能量的形式存在。但此能量在何种条件下,采取何种方式再变回以粒子为基础的物质,那就不知道了。而按佛学理论,能量并不算做物质,故仅有能量存在,那就是“空”。故自物质世界变成能量世界起,宇宙就消亡了。此消亡时间上应远长于物质期,换言之,宇宙以时间等分,绝大多数时间处于能量期,物质期极其短暂。故在佛学看来,宇宙的本质就是空。
但这一次狼可是真的来了!最新物理学发现,证实了佛学中的“空”,但尚未找到下一个宇宙起源点,又没有证实佛教中的“劫”。如此我们还需等待,等待着科学家们继续他们的研究,从而最终找出“劫”的下一起始点来。
前一篇:对5千点论之我见
后一篇:国家博物馆之白璧微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