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食味——吃肉的讲究

标签:
逯耀东四川梭边鱼烤乳猪北京烤鸭螃蟹美食 |
分类: 美食之旅 |
秋天以至,天气渐凉,身体也越来越想吃肉了,素菜看着都索然无味。肉,自然是一个统称,鸡、鸭、鱼,各种肉都有些独特的烹饪方式,有的有故事,有的有历史,一时无法尽言。仅举几个近日从书上读来的有意思的荤菜。
http://s9/middle/6727aac7t909430ab74d8&690
烤乳猪(网络图片)
烤乳猪:是粤菜的一绝,皮酥肉嫩,甚是味美。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烧小猪是“酥为上,脆次之,硬斯下矣”,这一是说出吃烤乳猪的时候,一定要趁热;二是说出烤乳猪的味道特点。“乳猪的皮烤得酥松,入口即化。皮啖尽后撤盘。然后酱肉拼成原形再上,柔嫩滑可口,剩下的打包带回,与干贝煮粥,味至鲜美。”(逯耀东《寒夜客来》)
http://s10/middle/6727aac7t9094322f2889&690
烤鸭(网络图片)
烤鸭:中国人吃鸭子由来已久,而且对鸭子有许多烹饪方法。南方水乡湖泽,适合养鸭子,苏沪地区也有很多著名的菜肴如苏州的八宝船鸭、南京板鸭等。人们常说北京烤鸭,其实是由烧鸭而来。“烧鸭来自江南,最初民间用的是炙法,使用叉烧烤制的方法。然后经明代宫廷御厨改良成焖炉烤法,然后清宫以烤小猪的挂炉烤法烤鸭。后来这两种烤制的方法,又流传到民间,老便宜坊用金陵焖炉烤法,全聚德用的就是挂炉烤法。”(逯耀东《寒夜客来》)
http://s1/middle/6727aac7t9094360d8710&690
螃蟹(网络图片)
螃蟹:据闻唐宋文人多爱吃蟹,李白、苏东坡都曾作诗赞蟹肉的美味。如李白的“摇扇对酒楼,持把蟹螯”,黄山谷“一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江”,道出对蟹的喜爱。螃蟹的做法主要有清蒸、葱炒、香辣等。秋天是吃螃蟹的好时候,此时蟹黄多肉,而阳澄湖的大闸蟹更是市场上的热销货。http://s15/middle/6727aac7t90945b67119e&690
红烧带鱼(网络图片)
http://s10/middle/6727aac7t90945b858ca9&690
清蒸鱼(网络图片)
但是,我还是钟情鱼肉,不仅因为自己从事餐饮业主卖的就是鱼,而且鱼肉营养丰富,吃起来几乎不受季节限制,时时都是应季的菜品,且做法多样,清蒸、红烧、煎炸各有所长。鱼肉的种类很多,大家平时经常吃到的可能主要是鲤鱼、草鱼、鲫鱼、鳜鱼、带鱼、平鱼等。
这次我向大家推荐一款好吃的鱼——梭边鱼。梭边鱼原产自四川金沙江流域,肉多刺少,肉质细腻柔滑,异常鲜美。由于这种鱼喜好温暖的环境,因此到了秋冬季节,它们就会成群结队游到河岸附近的水域“晒太阳”,这种生活习性与当地俗语“梭边”(也就是北京话里的“溜边”)很像,因而被戏称作梭边鱼。梭边鱼闻名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四川自贡盐商徐氏家传腌菜辅之各种天然香料药材烹制的梭边鱼,口感麻辣鲜香、肉质细嫩爽滑,名动蜀都,引得众多往来食客纷纷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