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中食味——用“火”,食“火”

(2010-09-17 14:33:49)
标签:

烹饪方式

燧人氏

中国饮食

汤水

美食

分类: 美食之旅

 这几天看了几本关于饮食文化的书,感觉受益匪浅。中国饮食文化细分到任何一个小方面都是一段历史。中国熟食相传始于燧人氏,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关于他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

 人类发明人工取火,不仅使生活产生变化,也让食物的烹饪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下面我总结了一些代表烹饪方式改变的字,通过这些汉字,大家就可以简约的看出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

 

炙,是人类开始用火后,首先出现的烹饪方式《说文》解释炙,从肉,置火上,是炙肉的意思。炙肉,就是酱肉放置在火上烧烤。

 

炮,用烂泥涂裹食物置火中煨烤。·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燔,烤肉使熟炮是用泥裹起来烧,燔就是连毛带皮的投入火中烧。

 

煨,古作埋入炭灰至熟方法,现在于湖南、江西等地方使用,如湖南资兴话,江西南昌话。今指利用葱和汤水使食物入味及辟去食物本身的异味的加工方法。

 

烩,是两种以上的材料共烹,如烩三鲜。

 

煨、烩后来发展出来炖和焖,炖和焖是火攻菜。

 

炖:将原料加汤水及调味品,旺火烧沸以后,转中小火长时间烧煮成菜烹调方法

 

焖:将加入工处理的原料,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汤水和调料盖紧锅盖烧开,改用中火进行较长时间的加热,待原料酥软入味后,留少量味汁成菜的多种技法总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