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某某某”活动案例
(2022-03-21 17:39:08)分类: 学校计划总结 |
介绍这个活动来自于哪里。这个活动可以来自于学生的想法,是他们自己提出的;也可以来自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也可以来自于教师自己提出的。主要介绍为什么要组织活动,这个活动的意义何在。字数原则上在500字左右。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xxxx
2.过程与方法:yyy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zzzz
活动目标的原则是:第一不要强调知识性,要强调的是综合能力;第二过程和方法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情感态度的目标不能大,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三、活动准备:
这个环节主要介绍本活动的时间、地点、对象和需要准备的教具等。
四、活动过程:
这个环节要从以下四方面写:
第一:活动是如何引发的。这也就是我们的情景导入,包括学生的分组讨论、制订计划、教师指导等过程。对于劳动技术课来说,还存在一个技术方法是如何指导的。
第二:活动是如何实施的。这是活动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写学生的各小组如何落实目标任务,在实施操作中他们之间如何合作交流的,还有教师的跟踪辅导是如何体现的。
第三:活动是如何展示的。活动实施后就要展示交流了,这一环节要写各小组采取了什么方式进行汇报交流的,在汇报中有哪些地方是亮点。
第四:活动是如何拓展的。一节课的活动结束了,我们最后将留给学生什么样的拓展延伸呢?这个延伸问题的提出最好是课堂上生成的,但也可以是预设的。这个问题必须要和本次活动结合,又为下次活动留下可探索的余地。关键是这个活动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是他们愿意课后继续完成的。
五、活动反思:
这个环节是两方面的反思。
一是学生的反思。通过活动,学生感悟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收获。这种收获不仅仅是制作完成一个作品,更应该是在活动的全过程中,他们的体验是什么。包括克服困难、团结一致、坚持不懈、集思广益等等这些责任担当的内容,都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而表达出来。
二是教师的反思。通过活动,教师感觉到学生的怎样的变化,感觉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有怎样的帮助。这样的反思才是有效的。
以上是模板,模板之外要强调两点:
1、案例不是教学设计或教案!!
教学设计就是教案,二者的区别在于,教学设计要多一些内容,比如设计背景、设计思路等等,它是在比赛时提供给评委的。而教案是平时自己使用的,环节上也可以简单些。所以教案也好,教学设计也罢,都是在课前准备时必需物。在教学设计里不应该出现学生的活动,所有的学生可能出现的活动,都是预计的,都是老师觉得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
而教学案例则不然,它是教学结束后对一节课或者一次活动的总结,它要比一般我们提到的单独的教学反思更全面,教学反思解决的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问题的处理办法,而案例是综合记述下整个活动的过程。这案例里,学生成为主体,所有的信息都围绕着学生展开的,教师只是忠实的记录下学生的活动。在案例最后的反思里,我们还要首先考虑到的是学生通过活动得到的感悟、收获,包括教师自己的反思,也要站在学生角度阐述。
简单的说:教学设计就是把未发生的课程设计出来,你准备怎么组织活动,要达到什么目标;案例就是把已经上完的课程记录下来并评述,你是怎么组织的。
2、案例的语言必须要以陈述语气展开!
教学设计里,教师是站在课堂上,面对的是学生,所以有些时候语言的设计考虑的平和的口语。有的人的教学设计把教师设计的问题罗列出来,甚至把学生的回答也预设出来了(这是很不对的,课堂不断生成,你怎么能肯定学生就一定按你的设计来回答?如果真按你的设计来回答,那就是作秀)。但案例不是教学实录,面对的也不仅仅是学生,更有可能是成人,是其他教师,所以要用陈述性语言,要跳出来说话。
案例需基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点,教育教学理念,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
1)教学设计 (例:呈现某个年级某个科目的教学设计过程)
2)课程实施 (例:针对某节课的实施方案和课堂实录,比如某农村教学点利用信息技术和外部优质资源上课)
3)课外学习 (例:研学旅行、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等)
4)学生培养 (例: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制定的培养方案)
5)科技创新(例:针对教室或其他场所,制定有科技感的空间设计方案,如创客教室、STEAM 教室、图书馆、科技馆等)
6)教具或工具(例:针对学科、教师或学生研发的学科教具、学科资源、教育网站、教育AP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