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核桃》出版之际

(2020-09-10 10:37:46)
标签:

杂谈

分类: 转载文章或与《红山诗刊》有关

                 写在《核桃》出版之际

 

                                自然

 

       金秋之时注定是个收获季节,张永渝先生再出新书《核桃》。不知准确数字,可能是第四十本诗集吧!说到此还得要说一下红山诗社,这个诗社名字两年前在某处才看到,由于被红山文化的神秘吸引,对红山诗社这个名字就感兴趣,心想自己能加入多好呀!在二零一九年“英金焕彩”大奖赛上我获三等奖。活动一结束,就有人给我打电话说:“先别走,邀请你们到红山诗社坐坐”,我一听正是自己求之不得的事,便很痛快的答应了。到场后,一共十几个人,都是红山诗社的老人,互相一介绍才知道给我打电话的是社长张永渝先生。酒桌上大家各抒已见,谈诗、赛诗,永东还唱了歌,氛围特别好!让我很感动,因为我写作以来没遇到过这种场面,便要求加入,这是一种找到家的幸福!

 

       一年多来,诗社活动多次,我不落,学了很多东西。也对诗社及其他成员有了些了解,被他们对文字的认真,对诗歌的态度所感染,每个人的成绩都是我不能比的。永东老师的讲课水平绝对是一流的。特别是社长张永渝的博学让我敬佩不已,这么说吧,假如来到诗的王国,文字的果园,许多人还没决定上哪棵树,他已在枝头上采摘了,并且是跳跃性很快就知道哪棵树上的果子最好吃,当你抬头看他时,他正伸手够天上的云上而我在树下翻书,还没找到准确的页码。

         

 

        永渝的诗我大多数都看不懂,懂点也理解的不透彻,可是特别喜欢。语言精炼,不粉饰,少堆,哲理性强且意境深远,在细节中呈现出大的诗。如诗歌《闲事——

 

闲事是一个石磨

磨人,没办法

将时间磨得

像一粒,

像许多粒豆子

只希望它磨得慢一些

先从脚磨起

好让这撕裂的感觉

持续更长时间

 

       我想,这个闲事是暗指平庸吧永渝多次提到这个词。平庸的生活、平庸的作品要通过分解人时间的方式把人的耐心磨穿。怎么办呢,创造者应该咬牙挺住,面对石磨对“优质时间”(永渝常用语)的磨损,要表现出足够的蔑视,或许,略带嘲讽与自嘲的蔑视不会带来一场胜利。但或许会给坚持在创造前沿的部队以情绪上的支撑。

 

张永渝是一个内心孤傲的人,他的抒情不走寻常路。比如下面这一首《枝刺》——

 

枝刺扎在心里

 

皂荚向外生长

 

扛着肩上的麻雀

 

站在六道街口

 

 

 

它傲慢的血液

 

呼啸着

 

穿过茎干的血管。

 

 

 

那腋下的分枝

 

不可轻易掰动

 

近于某种无畏的偏执。

 

 

 

“那时候,

 

我了解到动物为什么头上会长角。

 

那是它们无法被人理解,

 

无法找到归属的一部分

 

——《天才的时代》·布鲁诺舒尔茨

这首诗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宋体字构成的主体,一个是是黑体字构成的“引用”或曰“附录”部分,那是张永渝对一本书的摘录。这两部分构成了一种互相补充、互相解释的互文关系。张永渝在几次讲座中都提到了这种通过印刷字体的变化形成某种修辞效果的技法。这种技法他多次使用,我认为这首用的较为成功。首先它的内容与形态达成了统一,诗的主体说的是一株像皂荚树一样不合群有着独立主见的人,查一下百度百科可知皂荚树的特点——它可以分枝的长形的茎刺位于叶腋,其维管组织通连茎的内部,不易折断。这首诗的“附录”部分就好似一株皂荚的枝刺,我们看主体的最后三行——“那腋下的分枝/不可轻易掰动/近于某种无畏的偏执”,此种独立之精神表达与“附录”部分的内容“那是它们无法被人理解/无法找到归属的一部分”有一种情绪和意旨上的紧密连接,仿佛就是皂荚的枝刺在分枝生长。另外我觉得这首诗的抒情较为深沉,像地下的河流。但有一种内在的力量,读之让人血脉贲张——“它傲慢的血液/呼啸着/穿过茎干的血管。

 

我在他为诗社成立十周年而写的随笔《星辰的碎石》里读到这样的句子:曾想原创会成为常识、好诗的标准广为人知——残篇像梦境里的面团一样发酵,喧嚣的边城会被不断膨胀的想象所包裹。十年后,残篇化为齑粉,修饰着一个又一个蚂蚁出入的洞口。勤于打扫的阿德拉已经离去,我像熄灭的海岬缩回到峭壁的衣领中。”我读到了在时间的流逝中创造者些许的不甘和愤懑。由此,我更深的理解了《枝刺》的内涵。

恭贺张永渝先生的新书《核桃》出版!

 

                               20209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