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搜索“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更多产业专业分析文章!
昨日,据外界分析在中国稀土的影响下,美国取消了对中国EDA的限制。稀土之“稀”显示出其价值,作为半导体从业者自然想到芯片之“芯”何时能够成为稀土之“稀”。
一、测出中美底牌
经过特朗普1.0、拜登执政以及特朗普2.0这10多年间中美双方的博弈,我们逐渐认清中美博弈中各自的优、劣势,以及中国科技的取胜之道。
一,美国的优势。美国以意识形态为旗帜,形成全面的技术出口管制政策,使其在美国国内成为跨党派的全民共识,在全球胁迫相关经济体形成统一的封锁阵营,在芯片、航空等领域精准打击中国科技产业。
其次,美国依靠优势的产业地位,组建强大的产业智囊,拿出精准打击的科技战方案。美国“科技战”决策专业,逻辑清晰,在尽量不伤及美国本土产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制裁了中国科技产业。
二,美国的劣势。美国新一阶段科技战糅合贸易战和关税战,试图将美国利益最大化,但遭遇巨大挫折。目前的战况显示,美国对华关税战在美国内部缺少共识,在通胀压力和科技公司的压力下,尤其在中国稀土供应链的精准打击下,特朗普不得不收缩战线与中国妥协。在国际上,为使制造业回流,美国对其所有盟友开战,使得联合制华的小院高墙都不那么稳固。这些失败显示,美国以科技优势和市场优势,发动的关税战无法达到美国预期,已经在其阵营内部制造了巨大的混乱,减轻了中国的科技战压力。
三,中国的优势。中国部分产业和技术具有主导全球市场的实力,不但这些产业无法被制裁,而且这些产业逐渐具备反制美国的能力。中国制造业基础庞大,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市场化企业的主导下,稀土式的优势产业正在一步步增多。而美国重建相关产业,既缺乏国企和产业政策的引导,又不具备市场竞争力。此消彼长之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战取胜的依稀曙光。
四,中国的劣势。中国半导体、航空发动机等核心技术仍被“卡脖子”,在半导体几乎所有领域还是国际企业占主导地位。一方面几乎所有技术领域内卷式竞争严重,企业竞争力因此受到削弱,影响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进度;另一方面,中国科技产业已经从国产替代进入科技创新的深水区,目前的产业制度和科技金融等市场生态,已经不太适应创新的需求,需要尽快升级。科技战一定程度上也是战争,战争是最好的动员令,也是最好的检验员,有助于我们快速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
总之,特朗普的混乱政策及其追求利益最大化、无不可交易的商人属性,为中国对美博弈和自身发展创造了战略窗口。中国应该借此时机加速技术自主创新,以资源和独门科技反制美国制裁,为科技自立自强争取时间,加快破解“卡脖子”困局。
……
(关注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全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