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就在眼前——卖总部后记
(2024-05-13 09:25:56)
标签:
产业点评杂谈 |
微信公众号搜索“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更多产业专业分析文章!
此前我们针对企业卖总部的现象,写了《卖总部融资,恐怕是ICU病人打强心针》一文,文章获得热烈反响,也触动了一些企业家朋友的衷肠。尤其有卖总部想法的朋友来诉苦,企业遇到很大困难,也想了各种办法,最后不得已才卖总部,实在是无奈之举。
还有很多朋友抱怨,本来正在卖总部,但在谈判途中,当地领导直接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
看到这些反馈、交流、抱怨,我陷入了深思之中。很多企业家朋友为了维持公司运转,为了员工工资,为了流片,到处奔波,多方融资,承受巨大压力。他们大多数是专家型人才,在行业里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很多人是走出象牙塔不久的教授,两三年前还是资本追逐的宠儿,现在为了融资四处求告,想尽办法,吃尽苦头。这些我都看在眼中,难过在心中,但是作为产业分析师,出于职业责任,出于我对产业二十多年的观察,我必须要写这篇文章。卖总部只是对个别企业有利,对产业整体不利;对特定企业可能短期有利,对产业长期不利。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卖总部是悲观过度的一种表现,行业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很多企业或许再咬牙坚持坚持,曙光就在眼前。
不过,同样作为创业者和半导体行业从业者,出于情感,我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心情沉重。地缘政治、经济形势、市场波动、预期不稳、制裁加码,困难一个接一个,经营企业难上加难,企业家们一肚子委屈。卖总部肯定是事出有因,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出这一步,所以他们的做法也情有可原。
这些思绪在我心头来回翻滚,或许是双子座的双重性格使然,我写下了这篇文章。
现在虽然很难,但相比2008、2009年已经好过很多。那时候这家裁员,那家倒闭,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政府不关注,资本不投入。行业看不到希望,前景一片灰暗,那应该是中国半导体的至暗时刻。现在则大为不同,虽然去中化持续施压、国际局势诡谲多变、产业内卷低端、市场需求波动,但这些都是非核心因素的波动,而产业的核心逻辑没有丝毫改变——中国市场依然接近全球一半,本土供应严重不足(目前中国半导体市场占全球市场二分之一强,但中国半导体各环节的全球占比远远无法匹配市场地位:设计占六分之一,代工占十分之一,封装占三分之一,设备占十五分之一,材料占二十分之一),政府发展半导体的决心未改。
……
(关注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