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芯谋研究顾文军
芯谋研究顾文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447
  • 关注人气:1,6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产EDA长期主义的思考

(2024-04-18 09:14:00)
标签:

产业

点评

微信公众号搜索“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更多产业专业分析文章!

随着中国半导体国产化进程的深入,国产EDA已经成为科技战焦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历史上由于投入有限甚至中断,造成了国产EDA的先天不足,各种短板亟需补齐。目前中国EDA已经取得不小成绩,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发展半导体是场马拉松,无论政府、资本还是产业自身,都要以史为鉴,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对EDA产业的长期投入。

 

一、国产EDA面临的“终极大考”

 

近些年国产EDA取得不小成绩,2018年,国产EDA的占国内市场份额还不到5%,202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大概10%左右。市占率的持续增长意味着国产EDA成长速度远高于市场平均以及国际EDA公司的成长速度。所以国产EDA任重道远,但也要看到中国EDA的下游市场足够大,大到足够跑出像美国三巨头这样的头部EDA企业。

 

似乎一切只是时间问题,我们不用着急。但技术大爆发不等人,“10%”距离历史赋予国产EDA的及格线远远不够。当前,全球正处于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新一轮数字变革的浪潮中,落后一年就可能被压制一个世代。在这个下游需求最为旺盛的时代,留给国产EDA时间并不充裕。如果这个机会抓不住,可能又要蹉跎很多年。

 

本来这个时候,国产EDA作为备考的学生,本应只需要全身心专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但先天的不足和这几年融资环境的紧缩,使得他们在学业压力极大的同时,还要勤工俭学解决生计,甚至已经面临营养不良的困境。

 

二、政策引导是产业发展的基石

 

EDA技术的复杂性决定了对长期投入的必要性。当前,国产EDA企业只是刚走上正向轨道,在面临行业调整时,没有国际巨头那么雄厚的实力抵御市场起伏,一旦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很可能半途而废,继而满盘皆输,这对产业、市场、生态都将是重大打击。

 

回顾历史,这样的教训我们不是没有经历过。之前国产EDA曾在政策的忽视下陷入过低谷,比如1990年代就流行“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观念,国内 EDA 产业曾陷入长达15年的迷失。

 

2008年起,EDA重新获得了国家的鼓励和支持,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北京、南京、上海等地也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并涌现出一大批优质EDA企业,比如北京的华大九天、上海的概伦电子、南京的芯华章等。

 

各级领导如同“班主任”一般,时刻关注着这些企业的发展,为EDA企业提供稳定的发展方向和必要的支持,确保他们在高考前的冲刺中能够专注、专心,充分发挥出全部实力。

 

对各个城市来说,扶持自己的EDA企业,不仅仅是EDA一个产业的竞争那样简单,其背后更是涉及推动整个数字产业转型升级等更为长远的考虑。

……

(关注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