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搜索“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更多产业专业分析文章!
最近中美互动频频,官方与民间两个层面都来往不断。业界也很巧合地密集出现新动向,例如ST重新重磅加注中国市场,美国企业申请到更多供应华为的销售许可。同时也有很多美国企业向芯谋研究咨询与中国重新合作的新模式,以及与哪些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合作。这番情景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这在疫情期间不可想象,即便在今年年初也很少见。尽管现在风波不断,但美国企业以及其他国际企业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它们对中国经济与中国半导体的意义重大,我们还是要争取继续与它们合作。时局冷暖如人饮水,最前沿的国际企业触觉最为灵敏。外企的新动向是否意味着中国半导体外部压力开始减轻?这是偶然波动还是阶段性趋势?如何定性决定着我们应对目前新形势的策略,下文具体分析。
一、内因
一,下行周期市场为王,中国市场魅力凸显。
美国遏制中国,不论如何声色俱厉,都改变不了资本主义服务资本的底色;无论如何渲染国家安全,追求资本利益是美国永恒的主线。之前美国制裁中国声浪最高的时候,正是全球需求最旺盛,全球产能最紧缺的时期。那时美国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忙于争夺产能,对于制裁中国,美国企业痛感很轻。甚至有些企业乐见少一个产能竞争对手,所以在那个阶段美国政商两界很容易对制裁中国达成一致,至少美国企业不会对美国政府制裁中国有多大的反对意见。
但现在产业进入下行周期,需求下降、产能过剩、库存过剩,再叠加经济下行周期,美国芯片企业也陷入凄风苦雨。美光一季报季亏损达到了23亿美元,主要归因于14亿美元的积压库存减记;英特尔一季度净亏损27.6亿美元,创历史最大季度亏损记录。就连刚刚发新品的苹果,产品一发股价就掉。更让美国企业痛苦的是,此次下行周期相对较长,很难短期内走出行业萧条。
此时,美国企业最怀念的应该是那个无比辽阔,活力无限,勇于尝鲜的中国市场。而且中国市场一直保持开放,即便在美国敌意最浓的时刻,中国市场也没有对国际企业、美国企业关闭过大门。世界争霸和意识形态之争在企业吃饱了撑着的时候,可以一时左右市场,但在企业饥寒交迫时,市场就是上帝。所以美国企业再次向往中国市场就是自然而然,发自本能的选择。
二,“围栏”让美国重获安全感。
美国之所以制裁中国半导体企业,是因为美国芯片制造能力下降,中国企业快速成长,使得美国对其长期全面把持科技霸权信心不足。借此次制裁,美国从制造、设备、关键企业的特殊限制、正待突破的前沿技术的限制等方面,系统性地给中国半导体产业设置了“围栏”。
……
(关注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全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