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搜索“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更多产业专业分析文章!
摘要:
一,不要网红打卡式调研;
二,以解决真问题为导向;
三,设立点对点沟通管道;
国家大兴调查研究对了解企业诉求,出台更高效的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发展有重大意义。在地缘政治的影响下,半导体毫无疑问是最热门的调研选题。国家重视,领导关心,各级干部纷纷调研半导体,使得调研半导体成为热潮。骨干企业门前车水马龙,各路调研人马络绎不绝。这种关心对产业发展肯定有积极作用,但是企业接待压力很大,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调研的方式需要改进,调研的频次也应该精简。好心应该办成好事。
大调研的本意是发现被疏忽的问题,深层次的问题,核心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基层企业热烈欢迎能够发现问题,并且能够解决问题的真调研。但术业有专攻,权责有分明。半导体是高度专业和复杂的产业,如果和产业不那么相关的人来调研,或者没有能力和意愿解决问题的人来调研,就会出现形式主义调研。甚至成为网红打卡式的调研。
一、为真问题而调研
一,科普式调研。很多调研单位与半导体业务不那么相关,也到企业调研。多数时候接待单位都要从半导体的0和1的科普知识讲起:集成电路是怎么回事,美国制裁是怎么回事,先进制程和成熟制程又是怎么回事。
尽管对产业了解不多,很多领导对产业重视,对调研工作负责,处级干部、市长、厅局级乃至更高级别的干部亲自来调研。只要领导来调研,下面就必须要重视,每次接待,企业一把手都要出面。在领导来之前,下面的办公室还要提前做功课,来企业踩点。有些调研动静更大,属地领导陪同,媒体长枪短炮,甚至为了应对参观,企业的生产安排也要或多或少做一定配合。
只要来了都是客,每一次都要高规格接待,每一次都从头普及一遍产业常识。本应该忙于正常工作的企业家、专家,成了最大牌的“全职”半导体科普老师和讲解员。
这种浅层次走马灯式的调研大量涌现,半导体企业应接不暇。就连我们这种服务半导体的咨询企业也接到了很多配合调研的任务,离半导体产业十万八千里的部门都来调研。企业领导调侃,就差民政扶贫,文化旅游部门没来调研了。
二,走过场调研。即便很多与行业相关的部门,当把调研作为指标任务之后,可能也会做低效的调研。很多调研本身并无必要,但对上要显示对调研任务的负责,对下要体现对企业的重视,就拉着企业走过场。
例如,有的调研事先准备不足,不设计议题,没有针对性。再如,有的调研排场很足,一次调研召集很多企业参加,甚至把竞争对手都放在一起。企业当着竞争对手,很多事情不方便说,也不能说,顾虑太多就不愿说了。所以很多调研会就成了一个自我介绍和感谢领导的“过场会”,大家漫无边际地开一小时座谈会。每个发言人甚至连个人和公司介绍都来不及讲,怎么能把问题讲清楚,更不用说高质量的互动和讨论。
……
(关注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全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