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货币》之八
(2016-05-28 10:18:00)生产价值的劳动
商品具有价值,意味着商品之间要发生关系,因此,价值表现出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则体现它的自然属性,如果孤立地考察某产品,即使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我们仍然不知道它是否具有价值。只有把它放进商品世界里,考察它与其余商品的关系才能得出结论,如果它不与其余商品交换,那它只是产品,不是商品,因而没有价值,如果它要与其他商品交换,那它具有价值,因为它是商品。
前面已经说过,价值必须依附于某种使用价值,因为交换才显示出价值属性,所以,包含价值的使用价值必须可以让渡,也就是可以在两人之间转手,这说明,该使用价值必须是某种可感知,可触觉的具体的东西。
我们由此可以判断哪种劳动可以创造价值,哪种劳动不能创造价值。试问,服务性的劳动,例如歌手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呢?
歌手创造的是声音,我们不能把声音握在手上,或装进口袋,更无法交换,因此不是具体的产品,虽然歌手的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但它不包含价值,歌手得到的货币,是对社会已有价值的分割,即价值的二次分配。
如果歌手把歌声录制成磁带出售。那么录制磁带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但这绝非说歌手装造了价值,创造价值的是磁带录制人员的劳动。
如果我找到一位个体裁缝,他为我制了一件衣服,作为回报我付给他费用,那他的劳动就创造了价值。因为他的产品是商品。
如果我是旧社会的地主,我付给仆人生活费,让他为我制作衣服,而我又自己享用这些衣服,仆人是否创造了价值呢?
没有,因为他只是为了我个人制作衣服,不是为社会制作,就是说,他的产品并不参与商品交换,所以不是商品。所以。虽然衣服包含了劳动量,但是这些劳动并不形成价值。
如果我雇佣一个裁缝为我制衣,我把制成的衣服拿到市场上出售,裁缝劳动就创造了价值,因为他生产的是商品,因而具有价值。
可见,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使用价值是否可以让渡,第二,是生产直接的产品还是生产商品?
再假设有一个自动制衣厂,全面实行自动化,没有任何人工参与生产,该厂是否生产价值呢?
不生产,因为价值是由人类劳动形成,机器生产并不是人类劳动,既然没有人工参与,那么该厂就没有创造价值。但是它创造了使用价值。
但是,机器会因为磨损,把自身的价值一点点转移到产品上,同时,衣服的制作还需要棉布等原料,原料包含了价值。因此,被生产的衣服仍然具有价值,其中包括机器的价值损耗和原料的费用。
运输业是否创造价值呢?那要取决于运输的性质,工业运输要创造价值,因为这如同产品在同一工厂里的两座车间之间转运,这种运输属于生产必备的一个环节。但是普通的客运服务不创造价值,因为终端结果并不是商品。如果说客运服务业因为为公众提供了服务而表现出具有收益,那并不是创造了新价值,而是对现有价值的扣除,或者说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