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索货币的曲折道路

(2015-09-11 11:54:42)
标签:

股票

在一定前提下,流通中的金属货币量的增减,和流通中价值符号的增减,对商品价格似乎起同样的作用。

如果金银价值降低或提高,那么商品价格就提高或降低,就需要较多或较少的金银作为铸币流通,可是看起来,价格随着流通手段量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如果流通中的价值符号量降到必要水平之下,或升到必要水平之上,那么价值符号代表的价值就会上升或下降,而从商品来看,价格就会下跌或上涨,两种情况看起来似乎一致,休谟就是被这种现象欺骗了。

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对铸币和货币的研究,是从详细批判休谟和孟德斯鸠开始的,他是第一个提出流通中的货币量决定于商品价格,还是商品价格决定于流通中的货币量的人,他发现了货币的基本职能和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

斯图亚特发现的第二条规律,是以信用为基础的流通回到自己的出发点。

象征性的货币和信用货币,能够在国内流通中代替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贵金属,但是不能在世界市场代替它们,因此,纸币是社会的货币,金银是世界的货币。

亚当。斯密在货币理论上,偷偷采用了斯图亚特的理论,他说,一国中的金银一部份转化为铸币,一部份成为准备金,一部份成为贮藏货币,一部份成了奢侈品,但是不谈铸币量的问题,因为他把货币当做单存的商品,让。巴。萨伊则把亚当。斯密的错误奉为信条。

李嘉图的错误:把银行券流通或信用货币流通同单纯的价值符号流通混为一谈,他所依据的事实主要是纸币的贬值,和与此同时发生的商品价格上涨。他从来没有像他研究交换价值,利润和地租那样研究过货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休谟错在哪里
后一篇:真理的彼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