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作为流通手段
(2015-06-30 12:21:30)
标签:
财经 |
如果说交换价值在价格上观念的转化为货币,那么在实际交换中,它实在的转化为货币,特殊的交换价值先要同一般交换价值即货币交换之后,才能同另一特殊交换价值交换,商品只有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运动,才能作为交换价值而被实现。
在这里,货币表现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交换手段,因此,货币是商品流通的工具,作为这种工具,又必须有自己的流通,即货币流通,商品的价格只有通过商品与货币交换才能实现。
商品只有实现在观念上转化为货币,即表现为价格,才能实际地同货币交换,因此,价格是货币流通的前提,虽然价格的实现表现为货币流通的结果。
要使商品实际流通,就要有运输工具,这是货币无能为力的,商品的流通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不是由货币来实现,货币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丛而把商品的所有权转让给买主。货币使之流通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权证书,在这一流通中同货币交换时,所实现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价格。
因此,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首先由投入流通的商品的价格决定,这种价格总额取决于:1,个别商品的价格,2,按一定价格投入流通的商品量。
但是,流通所需的货币量,不仅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总额,还取决于货币的流通速度,速度是个否定因素,它代替数量,使一块货币发挥许多货币的功效。
价格的高低,不取决于流通中的货币多少,相反,流通中的货币多少,取决于价格的高低,其次,货币流通的速度不取决于流通的货币量,而是流通的货币量取决于货币的流通速度。。
但是,货币流通不是从一个中心出发,又回到一个中心,而是从无数的点出来,又回到无数的点,那种流回到出发点的情况只是偶然的。
因此,流通手段的速度只在一定限度内能够代替货币量,不管流通速度怎样,同一货币量只能相继完成一连串支付,但是一定量的支付必须同时完成,也就是流通同时从许多点出发。因此需要一定量的货币投入流通,并总是处在流通中,这个量是由同时存在的出发点所汇成的总额决定,并由它完成自己行程的速度决定,尽管流通货币量有涨有落,但有一个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