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原理》需求与供给

(2013-07-29 12:28:39)

    需求是什么意思?即是说,市场上有货币企图与某类商品交换。

    供给又是什么意思?即是说市场上有商品企图与货币交换。

    需求与供给一致又是什么意思?即是说,市场上的商品与货币代表的劳动时间即价值量刚好相等。

    当代西方经济学认为,需求与价格呈反比,某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就越大。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常看到,经济萧条时,虽然价格一再下降,可是购买力仍然很低,在经济高涨期间,虽然物价一路攀升,认购热情仍然不减。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市场对任何商品的消化都有一定的限度,在供不应求的时候,物价会一直上涨直到供求达到平衡,这种平衡或者是因为更多的商品出现在市场,或者是因为消费者拒绝消费而实现。只要新的供求平衡形成,如果供给量超过平衡所需要的量,市场会拒绝,表现为随着供给量越多,物价一路下跌。

    物价下跌在某些时候能够扩大需求量,但是这无非说明,过去消费者需要该商品,可是由于其价格昂贵只好作壁上观,一旦物价下降到许可的范围之内,消费者会购买该商品。但是,需求绝不会随着价格下降无限制的增长,这就好比谁都不会因为粮价下跌而增加每日的饭量,尽管物价持续下跌,只要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消费量达到了他所需要的程度,市场的供求就达到了新的平衡,物价下跌的结果是消费者花更少的货币购买该商品,他因此有能力购买更多别的商品,但不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

    可见,在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是不成立的。

    当代西方经济学还认为,供给量与价格呈正比,价格上涨会刺激生产者的劳动热情,他们会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反之,他们就丧失积极性,拒绝生产商品。因此,商品的供给量由商品价格决定,并且不同的价格会有不同的供给量与之对应。

    可事实同样并非如此,价格高低只能决定生产者认为是否值得生产,可一旦某价格被确认可以生产,生产量就只能由购买商品的货币量决定,不管该货币是真实的货币,还是未来货币的凭证,如订单等。

    虽然价格能影响供给,但它是与货币量一同产生影响的,反过来,供给同样调节价格,我们凭经验也知道,市场供给越充分,物价就越低。如果价格越高,供给越充分,那么何以解释商品泛滥时几乎总是伴随价格低廉,甚至削价抛售?

    西方经济学的的供给与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价格决定需求量,又决定供给量了,任何商品只有在某一种价格下,需求量和供给量刚好相等,这就是市场均衡。

    我们就要问,价格又是怎么决定的?为什么市场是这个价格而不是另一个个价格,为什么物价上涨后必然回落?下跌后又反弹?为什么价格总是绕着这一个中心,而不是另一个中心波动?

    答案只能是这样:供给与需求只能使价格出现波动,但是绝对不能解释价格围绕什么波动。价格的波动中心就是商品的市场价值,针对商品不同的市场价值,市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需求,但是需求又通过货币量来表达,一定的货币量总会有催生出相应的供给量,因此,在任何市场价值下,都会出现供求平衡,所不同的是,实现平衡的供给量与需求量有所变化,在市场经济下,它只可能是动态平衡,也就是市场价格呈现波动,市场价格的平均值就是市场价值。

    在生产技术条件不变时,市场价值决定了需求量,而需求量又决定供给量,因为市场是通过货币量表达需求的,生产者又通过足够的商品供给量与该货币交换。所以,需求量与供给量是同一货币量的两种说法,在买卖中,买者交出货币,这是他在表达需求,卖者交出商品,这是他在实现供给,但是在认可某一价格之前,买卖是不会发生的。因而在任何价格下,商品都会出现供求平衡,即市场均衡。如果物价持续上涨或下跌,如果不是因为出现了投机份子企图控制市场,那就只能是生产技术条件持续恶化或则改进,一旦新的技术条件固定下来,就会形成新的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供求平衡就会再度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